陶洪
摘要: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普及低碳生活,塑造可持续生活,对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率先倡导低碳教育,可围绕点(科学知识)、线(科学探究)、面(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循序渐进地构建低碳理念,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理念渗透,打造低碳生活。
关键词:小学科学;低碳思维;低碳教育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教育,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低碳理念培养的过程,或者是增进人们低碳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形成低碳思维的活动。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时候,在课堂中渗入低碳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带入到生活中去,从而养成“低碳”的习惯。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其中有着丰富的内容,指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知识。但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快,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循序渐进地构建低碳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构建低碳概念的点,学以致用;践行低碳理念,构成科学探究的线;综合应用,实践并宣传低碳理念,实现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面。
一、点——科学知识,构建低碳概念
低碳概念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囊括了智能、道德、行为等多维度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科学知识”总目标中提出的两点都涉及低碳概念的建立:(1)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纵观教材,几乎每册都涉及到低碳的理念,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便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低碳。如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单元向我们介绍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其中《哪种材料硬》一课向我们介绍了常见的装饮料的易拉罐的制造过程:金属铝从开采、提纯到加工成易拉罐需要大量的人力并耗时很长时间,但是在人们饮用完毕后丢弃却只要几秒钟,这种时间上的对比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又如四年级的“天气”单元介绍了“沙尘暴”天气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为了减少沙尘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同时也可以增加对“雾霾”这一概念的认识。同样地,五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告诉我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给学生提出更多的思考,这样的思考贴近生活。通过这样一个个“低碳”的点,学生也一步步认识到低碳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而不是尽情享用大自然的馈赠却不知回报。
二、线——科学探究,学以致用
实验是科学课的“灵魂”,在实验教学中提倡绿色实验和微型实验,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习惯。如在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4课《它们吸水吗》中,在学生认识了纸的性质后有一个环节是“尝试自己做一张纸”。本环节是在学习了古代造纸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这个环节既能让学生体验造纸的过程,又能告诉学生废旧纸张也能够被重新利用,培养学生节俭的好习惯。其实,在科学课上有许多材料都是耗材,如果用过就扔那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可以循环利用,这是低碳生活渗入课堂的较好方式。
只有進行思考与应用,学生才能感受到低碳并不是遥不可及,这是我们用心便能完成的,也能增强他们过低碳生活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增强其低碳意识。
三、面——综合运用,学习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课标》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其被无节制地污染与破坏,我们便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作为教师可以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让学生进行研究。如这几年困扰我们的雾霾,这样的天气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多少是我们人为造成的;可以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制订研究计划,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雾霾的发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教育并不是短时教育,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终身课程。在面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时,我们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新方法,利用新材料去解决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现低碳生活,归根到底要寄托于教育,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从点(科学知识)、线(科学探究)、面(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循序渐进地构建低碳理念,帮助学生打造更美好的低碳未来。
参考文献:
[1]唐超.从老子“道法自然”谈“低碳”[J].人民论坛,2015(2).
[2]刘桂民.关于学校对学生开展低碳教育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2).
(责任编辑:李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