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心根 立德成长

2018-09-07 10:34甘俐俐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学科教学思考

甘俐俐

【摘 要】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基础教育就是培育“心根”的教育。“心根”,指“人的心灵之根”,是人出生后接触世界积累心理经验所形成的最本原的心灵根基,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精神之源。在教学实践中,把“学本课堂”与“心根教育”理性融合,并作为教学的行动指南,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心,民主和谐的学堂中立德成长。

【关键词】 学科教学;德育课程;思考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是以学生思想品德、法治意识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颇有收获。

一、爱心实践——生根

老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用心传递爱,就能走进孩子们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孩子们在心灵深处欢迎你的到来,因你,他们将产生新的智能,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孩子们需要我们满怀热情,时时关注其心态、感受、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并顺学而导,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扎下坚实的“根”。

文具用品的遗失是一年级孩子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的事,东西乱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许多烦恼。在《让我自己来整理》课堂教学中,我用爱心、耐心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幸福的小伞。在爱的关怀下,孩子们改变着……“我们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我们应该把‘小伙伴送到哪去呢?让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们送回家吧!”……

由于孩子們的成长环境差异较大,动手能力发展的程度也不相同,老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给与肯定,使其获得勇气和信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只要我们以爱心相待,课堂教学就能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整理的方法,养成整理的习惯,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让孩子们的心根浸润在爱的世界中,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二、自由参与——养根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心根教育”的滋育之基。参与是指“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是“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引领下的各种学习活动来实现。我们应以课堂为主阵地,潜心开垦一片沃土,悉心耕耘这片沃土,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更精良、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大自然,谢谢您》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把课堂当作游戏场,尽情地享受着……

一开课,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在阳光的沐浴下,自由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随后,切入主题,“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受到了哪些快乐?”孩子们有感而发:“我们可以在阳光做奔跑。”“校园里的花开了,校园更美了!”“树叶长高了,我们围着小树做游戏。”“你们想和大自然交朋友吗?”我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孩子们是主角,是快乐的游戏者,更是积极的探索者。“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认真听,仔细看,你就会有重大发现哦!”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将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其他生活空间,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孩子们的天性得到自由舒展,形成一道别致的课堂风景,为“心根教育”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三、 感悟立德——护根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验,即亲身经历,实地领会。在“生命哲学”中视体验为生命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滋育“心根”的养分。《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它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面对真实的学生,我们应潜心研发教材,“活”化教材,用真切的行动在孩子们生活的课堂里再现一幕幕活剧,让孩子们的“心根”内化在真切细腻的心灵体验中。

在《花儿草儿真美丽》课堂教学中,我巧妙地将学生带入春天,真切感受春的生机,留住春的美丽便成为孩子们内心自然的涌动。

师:春天里,万紫千红、百花齐放。除了花,你还觉得什么美? (师生共同合作在黑板上用心绘出一幅春景图,)

师:我们一起去游赏春天吧!你们想怎么玩?(积极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的气息。)

师:飞飞和爸爸妈妈也来到了公园,他们是怎么玩的呢?在花坛旁,飞飞想做什么?

生:飞飞说花真漂亮!可以摘一枝吗?

生:飞飞不能摘!花摘了,这里就不美了!

生:花摘下来就会死,多可惜呀!

师(扮飞飞):对呀,花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春天的!谢谢你们的提醒!

师:瞧,草坪上,几个小朋友正在捉迷藏,你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吗?

生:想!草地软绵绵的,踩在上面多舒服呀!

生:不能去!草坪上写着“勿踏草地”。

生:草地绿油油的,踩脏了就不美了。

生:我们踩在小草身上,小草会很痛的。

师:是啊,小草很娇嫩,需要我们去呵护它。你们愿做小草的朋友吗?你们能为小草做什么呢?(小组交流)

师:孩子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的事物,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它们呢?

真实,是教育的生命。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亲身体验,在思辩中做出价值选择,树立公民素养。

四、真诚对话——育根

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正所谓“教学相长”,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而真诚对话,共同分享正是这种交往互助的主要方式。

在《请帮我一下吧》的课堂教学中,我成功地进行角色移位,成为孩子们乐意倾吐心声的知心朋友,通过一系列真诚的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融,让我完全触摸到孩子们的心根,感受根枝拔节的愉悦。

当学生沉浸在人们身处困境的生动场面中时,我娓娓地撩拨心灵的琴弦:“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学会求助是生活的智慧。但是向人求助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要在恰当的时间向合适的人求助……”

对话是平等的沟通、精神的共享,是生态的互动、真理的共建。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在自然和谐的“交往”中,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最终,让学生成为像大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枝壮的人。

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具有特殊价值。德润心根,法护成长。“儿童是心根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应给他们全面的浇灌和培育”。在标新的浪潮中,我们真切呼唤“有心的教育”。只要用“心”经营课堂,你便能聆听花儿绽放的声音,体验生命的增值和律动。

【参考文献】

[1] 张崧.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中国德育,2017(15).

[2] 黄雅芳.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法浅析[J]. 吉林教育,2017(1).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学科教学思考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