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辉
【摘 要】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表现与创造
一、内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中可以看出审美鉴赏与创造其实具有“两个手段”“一个目标”,通过“审美体验”“审美评价”两个手段来达到“表现美与创造美”这一目标。这三个方面对学生有如下要求:一是能够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二是能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三是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
中国古典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有着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文本。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情感的重要抒发方式,凝聚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思维。诗歌的言语表达表现了汉字独特的美感,通过语言文字所塑造的意象、意境往往又与诗人的情感相交融,构建了美的意象世界。但目前古诗词的文本的解读,常常存在着“功利主义”,是为了应试而生的,只是机械地对词语、诗句,表达方式的解读,不能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这样导致了古诗词教学重知识积累,轻感性体验,注意诗词的背诵默写,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因素,又或者是教师就主观的引导、渗透自己的思想,试图将学生引到标准答案上。下面将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对其进行审美鉴赏。
二、审美鉴赏《登高》
登 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审美体验
古人写诗很注重用字的锤炼,刻苦求工,我们应该清晰地记得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前因推敲冲撞韩愈的典故,应该还记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到”等用词的纠结和取舍,“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诗赋一字见工拙”的炼字的艰辛和境界,因此诗词欣赏要注重对字词妙用的欣赏,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特殊意蕴。如果对古诗词文本,不推敲语文文字及细节情感,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只把追求文字语言的现代翻译,那么是不能进入到文本世界的。
《登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滾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只有这样,带领学生对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行品析,通过言语实践,把学生和文本建立联系,才能达到归真、求善的自然生成,自然而然把诗歌中所包含的自然、人文、历史美给品读出来,也把汉语言文字的形象魅力感受出来了。
(二)审美评价
黑格尔说:“诗特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们也充分认识到这一创作规律,一再指出艺术构思离不开想象。刘勰《文心雕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之思矣”,即指文章的构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是强调想象的作用。诗歌的创作需要想象,诗歌的欣赏也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必须透辟地与理解词句、分析比兴等手法相伴结合进行的。根据上文词语的品读,可以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描绘,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如诗的首联,描写诗人在多风的秋日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接着,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阔达背景下,看到了迎风飞翔、盘旋往复的鸟群。将这些意象联系起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脑袋里自然就会呈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然后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创造,自然就会用更加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诗词中所营造的情景。这样的描绘打破了诗歌教学中机械化的翻译,欣赏与评价中的感受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自然也在学生心中生成了。学生能体悟到诗歌的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动静结合,美得有声有色。诗歌的情感主旨也不用教师在通过翻译后,强制灌输给学生。
(三)表现美和创造美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操做,先准备好与《登高》意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哀婉悲凉的旋律正与诗中苍凉沉郁的情景相合。然后找一位朗诵水平好的男生饱含深情的朗诵,传达出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诗人胸怀坦荡、憂国伤时的爱国之情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激动着每一个聆听者。这样的言语实践,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接着再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后反思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够体验到古诗文中字词的优美、语句的顺畅、情感的深刻,对学生的古诗文教学有积极意义。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生成的,在对古诗文本进行教学内容解读分析时,也要具有生成性的思维。根据冯铁山教授的诗意语文论,语文教学的意义生成内容主要有:生成知识,生成智慧,生成精神,达到“归真、求善、至美”的诗意境界。而学生的这些体验与感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表达,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一定不能是“哑巴式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想表达,敢于表达,并能够体验到表达的乐趣。要在讲述前,让学生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过程中也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人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讲述后,更要看看学生掌握得如何,通过学生的再次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冯振琪. 古诗词审美教学研究[J]. 广西教育,2017(9).
[3] 樊倩萍. 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性[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