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马海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于2016年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传统文化,辅以传统文化名篇的讲解,这是我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创新点。通过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各种概念和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经过一个学期的、对全校本科新生的授课之后,我们暂时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讲解文化概念的徒径,那就是通过阐释构成概念的单字之本义来解释各种知识点。
一般而言,字有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级。由此理论推广,可以知道由单字组成的词,也相应的有本义和引申义(类似于普通所说的“字面意思”和“话外音”)。人们日常应用的词汇的各种意义,基本上属于引申义,人们在使用时一般不会从本义去理解。这就造成了对词汇理解的不深入、不透彻,进而造成阅读的障碍(不论是古汉语还是白话文),这也是常常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再推广一层,可以知道,一句话是由许多词构成,理解句子的意思要从词入手;一篇文章则由许多句子组成,理解文义则应由句子入手。层级和层级之间,是同构、全息的。如果构成文章的最基础的字义不知道,那只能导致一知半解的结局。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何运用文字的讲解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几个例子来自《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课程。
比如对墨家学说“兼爱”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课程中有一章主要内容是诸子百家,其中选取了墨子。墨子学说的主要概念,不外乎兼爱、非攻。首先看“兼”字的解释。“兼”字古文字形是手持双禾之形,是由“秉”(手持一禾之形)衍生、创造出来的字。《说文·秝部》:“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又”即手,是以三指代五指之形,充分体现了汉字在对物象的描摹过程中的简化,可以说汉字是简笔画。如果说“秉”字是指手持一根禾苗,那么“兼”字则是指手持两根禾苗。
因此“兼”字本义当为“并”、“持双”,在数量上就不是唯一的。因为所持两个禾苗形态基本一致,故可推知深一层的逻辑结果:所持两个(或多个)东西本质一样、差别不大。遇有含“兼”字之詞,首先从字的本义入手理解,最为方便、有效。怎么理解兼爱?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墨子主张的“兼爱”的各种含义,在枯燥的说教过程中学生恐怕会早早的忘掉。而如果先向学生阐述“兼”字的本义,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使其明白“兼”含有并、持双的意思,那么,由兼字组成的词,也就是在这个本义基础上添加要素、构建而成。因此,“兼爱”一词的本义,就是“持有两份爱”。有两分爱,就必然涉及两个不同的对象,是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关心、关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等差的。其中“无等差”这一点则由“兼”字中包含的“两个禾苗形态一致”这一信息推导而得。“两份”、“无等差”这两点,都是从“兼”字字形逻辑推断而得,是与字的本义紧密相关的。向学生阐述某一概念,先从字面意义说起,既容易加深学生印象,又可与概念无缝衔接,加快教学进度、加强教学效果。
《传统文学文化》课程,主旨是向学生灌输文化的概念、加深其文学文化素养。那么课程的初始就要面对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文化?如果课程上了一个学期,旁人问什么是文化,学生答不上来,那这个课程可以说是失败了。这里,如果从“文”、“化”二字的本义入手去解答,先求得一个关于“文化”一词的最原始的意义,或者说“文化”一词的“本义”,那么,对该词的各种引申意义的理解就方便了。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一直在用一个方法,那就是若要求得对一个字的理解,先把它拆开;若要求得对一个词的理解,也是先把它拆开。从构字部件入手,对字进行拆解,再行意义的组装,不就是理解字的不二法门吗。
单看“文”字的古文字形,可知是一人正立、身绘有图案之形。这是相对于“大”字(“大”字古文字形即一正立人形)来说的:身无所绘为“大”(大字本义是无装饰、未化妆的人),有所绘则为“文”(文、大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描画方法)。《说文·文部》:“文,错画也。象交文。”由这些生动的形象可知,“大”是表述质朴、原始的概念,“文”是表述由质朴经过改造而演进之概念。
再来看“化”。“化”字左边是单人旁,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人,一个侧立的人。右边的“”也是一个人,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说文·部》:“化,教行也。从、从人。亦声。”而《说文·部》则说:“,变也。从到人。”其中的“到”就是“倒”。这就说明了“化”字右边是倒立的人形。这样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什么新的意义?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先拆开、再组装”的方法有价值的地方。其实这种理解字、词意义的方法,来源于祖先造字的方法,没有什么新奇、原创的东西。从“化”字的构字部件来看,祖先造字的用意在于将人的两种不同的形态放在一起作个对比,我们理解这个字也是要从“对比”的角度出发。祖先通过这种对比,告诉我们,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从一种状态变成了另一种状态,有了或多或少的不同。而这个,不正是“化”字的意思吗?从这种角度向学生讲解,可谓是事少而功多,讲解方式也不陈腐啰嗦。
然后我们再将“文”、“化”二字联系、组合起来,这样,“文化”一词的意义即浮出水面。“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是用“文”字修饰“化”字的偏正短语。字面意思、原始意思是给人作各种装饰使人变得不同。由“文”、“化”二字引申开来,则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引申义,今天通行的“文化”概念,与其本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名词角度来理解,我们常说的“某人有文化”,指的是装点此人头脑的东西多;从动词角度来理解,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以文化人。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不正是使學生头脑变得不同的东西吗?至于说文化是知识体系、思维智慧和行为方式、价值系统,那就是从本义引申又引申的内容了。
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强化大家对这种方法的印象,那就是对“幽默”一词进行解释。普通的理解,说一个人很幽默是指这个人能逗人笑、说的话可笑而意味深长。那么,为什么“逗人笑”这个特征要用“幽默”来指代?这并不能简单的用“幽默是humor的音译”来解释。由下文的分析可知,当初以“幽默”二字翻译humor,实在是深得文字妙趣的选择。
“幽”字有隐蔽之义。《说文·部》:“幽,隐也。”由古文字形可知是以火照丝之形,后世文字讹变而从山、从。造字本意是以需要火照方能看見的细丝来指代暗而不明、小而难见的事物。《说文·犬部》:“默,犬暂逐人也。”暂为潜之误,“犬潜逐人”说的是狗不叫而追人。在上古社会,小而难见之事和犬潜逐人都是对人的生存有一定危害的,都有难以防范的风险。能够将幽、默之事指出示人,使得人摆脱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自然能够引起人的放松、愉悦心情。
二字古文字形如下:
引申开来,“幽”是指代深远渺茫不易见的状态,“默”则是悄无声息的状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则是形容一件事物小而静,都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意味深长的状态。再回到常用的“幽默”一词的定义上来,则是说某人所说、所表现的,往往能揭示事物最为深刻的、不易为常人发现的本质,但这又不是不能理解,只不过需要动些脑筋去体会而已。唯有如此,能够引发人的思考,而这往往又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或者说触发听众某些潜在的心理需求,并形成一定的认同感。潜藏在幽、默二字背后的,往往和人的原始生存状态相关,往往和悲剧相关。
上面简单介绍了几个应用的例子。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确可以更快的掌握所学内容,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此,需要追加说明的一个情况是:文字学、《说文》学,乃至音韵、训诂(今后列专文再谈),此类传统小学,都是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甚至是文史哲专业教育等高阶教学不可或缺的。它对于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都有极大作用。应当摸索出一条异于以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全面改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