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景 一文一情

2018-09-06 09:23黄莉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摘 要:《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十一课第二首古诗。本课设计紧紧围绕学生“善思、善问、善评、善练”四善能力的培养,通过品读、合作、展练、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习得方法,锻炼技能,积累语言。

关键词:一诗一景;一文一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 借助图片,发挥想象,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3. 体会诗人奇妙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在想象和阅读中感受西湖的自然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自主学习提纲:

1. 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自主识记字形。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结合课后注释、观察插图、查词典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班互学时请教同学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4. 看看自己是否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再说说画的内容。

5. 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收集描写西湖的古诗1-2首。

【设计意图:利用学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新课改先学后教的理念,体现“四善·练能”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核心四要素之一——导,培养学生“善思”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

一、 赏美景,揭诗题

1.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课件)

2.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西湖)(板书:西湖)西湖美吗?

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湖光山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西湖的美。可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却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有名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线),范读诗题,按节奏齐读。

【设计意图:美丽的西湖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和阅读期待,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诗题,开启了古诗课堂的经典诵读之门。】

二、 解诗题,知诗人

1. 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聊天,开始的时候是晴天,后来又下起了雨。)

2. 再读课题。

3. 学生简介诗人及背景,老师补充。

4. 小结:悟学法。(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设计意图:“文好题一半”,写作如此,教课也是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了解诗人巧妙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流畅、契合无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帮助下自主学习、全班交流,体现“四善·练能”课堂教学的核心四要素之二——学,培养学生“善思”能力。】

三、 读诗句,明节奏

1. 诗人眼中的西湖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赶快拿起桌上的课本,借助文中的拼音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生自由读诗)

2. 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一下?

3. 学生展练。

【设计意图:有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做坚实基础,学生展练自学成果实际上是在全班同学交流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生、师生互动展示、交流与研讨,体现“四善·练能”课堂教学的核心四要素之三——议,培养学生“善思、善问、善评”能力。】

4. 师指导生读好第一句。然后范读全诗,再合作读。

5. 小结:悟学法。(板书:读诗句。)

【设计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 赏诗景,明诗意

1. 渗透学法,小班合作。

(1)诗人苏轼如何用区区28个字为我们展现西湖美景呢?你们有什么好辦法把这首诗读懂呢?

(2)渗透读诗方法:指名说(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

(3)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不少,请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在小班内合作学习,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在小班内交流以后,推荐一位发言人来展示你们小班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当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自身的经验方法得到认可时,对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并再次体现“四善·练能”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核心四要素之二——学,培养学生“善思”能力。】

2. 抽生展示:赏“西湖之晴”。

(1)学生展练。

(2)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水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画面吗?

(3)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还会看到什么美景?(生闭眼随音乐想象)全班交流。

(4)你能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吗?(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3. 学生展示:赏“西湖之雨”。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雨了)你从那句诗看出来?

(2)哪个小班的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3)学生展练。

(4)引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好一派烟雨缭绕,云雾空蒙的风光啊!刚才还是水光潋滟,现在却是——生:山色空蒙。(板书:晴方好,雨亦奇)

【设计意图:两名小班代表的展练,体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善.练能”课堂教学的核心四要素“导、学、议、练”交替呈现,创设浓浓的课堂情境,学习高潮层层叠起,善思、善问、善评、善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 赏“西子西湖”。

(1)这么美的西湖,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呢?你从哪里知道?(欲把西湖比西子)

(2)齐读诗句,引导质疑。(读了这句诗,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3)简介西施:西子即西施,关于西施,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呢。(师讲故事: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水中的鱼儿看到了她美丽的容貌,都不好意思浮到水面上,纷纷沉到水底下去了。)西施美吗?

(4)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怎么赞美她的呢?(淡妆浓抹总相宜)

(5)引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看来,西湖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美!难怪诗人吟叹道:

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啊!(板书“总相宜”)

(6)所以诗人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了西子,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人景合一、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

(7)小结:悟学法。(板书:明诗意)

【设计意图:“西施”是诗中的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助课件图片,借想象生活,熏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西湖之美,更感受到文字的传神,感受诵读的愉悦。并不失时机地引导质疑,培养学生“敢问、爱问、会问”的善问能力。】

五、 悟诗情,背诗篇

1. 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西湖,热爱大自然)

2. 考考你,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3. (配乐朗读)带上这样的感情,我们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吧。

4. 像这样的好诗值得我们永久珍藏,请你赶快和同桌比赛背一背吧。

5. 小结:悟学法。(板书:悟诗情,背诗篇)

6. 总结学习古诗六步法。

【设计意图:音乐是流動的画,古典音乐的优雅柔婉非常接近诗句的意境,诗句在音乐的伴奏之下,无疑引领学生感受到带感情的画面。学习了古诗现场练习填空,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善练能力;学法总结贯穿全课,“授之以渔”的教法是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六、 总结篇

1. 学生谈收获。

2. 师:其实像这样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在我国文学的宝库中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让我们多多读诗,多多背诗,让们的生活始终充满诗意的芬芳。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本课古诗。

2. 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描写西湖的诗歌读一读背诵。

作者简介:

黄莉,贵州省贵阳市,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