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2018-09-06 10:36李薇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语文核心素养

李薇

【摘 要】本文从书法教育模式、城市书房设置、汉字听写大赛等的研究中,总结出能把提升语文素养落到实处的一些范式,并提出从单一评价体系向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转化,引领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性,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南宁特色、体现素养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书法教育 城市书房 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27-02

近两年,关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呼声非常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一线教学经验,结合南宁市一些高中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行探究,试图找到提升语文素养与提升高考成绩之间的联系。

一、学科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学生个体需要具备的基本的语文修养,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积累,又包括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更包括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人文素养的提升等内容。那么该如何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寻找更多更有利的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南宁市尝试让素养从理念走向行动,努力将基于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

(一)利用书法教育培养语文素养。在传统文化濡染中追寻教育的真谛,积极探索书法教育模式,实行书法考级制度。例如,南宁三中,以班为单位,每天利用一节自习课对学生进行书法指导和训练,半个学期后以班为单位进行书法等级考试。考试内容为一张书法等级考试试卷,由偏旁部首临摹、汉字临摹、不同字体临摹等内容构成,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试卷总分值为 100 分,由指定的语文老师组成南宁三中书法等级考试鉴定委员会进行书法等级认定工作。其中 90 分以上为优秀,书法等级评定为 A 级;75 分以上为良好,书法等级评定为 B 级;60 分以上为合格,书法等级评定为 C 级;60 分以下为不合格,书法等级评定为 D 级。学生可以多次参加书法等级评定考试。南宁三中的书法考级制度已经走过了 10 年的发展历程,累积成了学校的书法教育特色,确立了“构建以书法教育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发展定位。树立“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理念。书法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人格不断完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的过程,倡导书法教育给学校带来的改变已经远远超过了学习知识本身。

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极有利的载体,利用书法教学可更好地培养语文素养。

(二)通过阅读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阅读,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在中学阶段是极为关键的。如何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南宁市第二中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南宁二中与文化公司合作创办了非营利性的课后休闲场所—— 城市书房,是南宁二中进行校内外交流的窗口和区内外阅读爱好者与南宁二中学子进行阅读交流的场所,获得了广西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广西首个“全民阅读推广基地”牌匾。南宁二中城市书房以“阅读”和“创意”为核心主题,为在校师生及校友搭建一个阅读、交流、分享和成长的平台,带领二中师生更广泛深入地阅读,并利用社会资源对校园文化发展进行辅助和补充,促进创意阅读文化活动开展。提高学生閱读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一个源泉。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在阅读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在阅读中感受现代文化发展,阅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打开学生的视野,获得更多的语文养分。

(三)以赛事促语文素养提升。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展示各种能力和风采的平台,同时也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方式。比如,南宁市每年有三大传统赛事:

1.汉字听写大赛。这个比赛由南宁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南宁市教育局主办,它着眼于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增进师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师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使师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并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加深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受汉字之美,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在广大师生中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比赛还引导师生正确识记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能规范地书写汉字,使师生掌握汉字词的识记方法。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各校还采取多项措施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2.耕耘文学杯作文大赛。南宁市的“耕耘文学杯作文大赛”自开展以来得到了教育局、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已成为市内作文大赛的第一品牌,有极高的人气和参与度。它顺应教育发展的理念,强调“大赛不是作文考试,是语文素养测试”,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考查学生的创新与写作能力。通过大赛这个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更加重视语文的学习,更加重视语文写作,更加重视阅读。把读书、写作、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最重要的是,大赛给予热爱写作的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平台。来自各校的孩子在这里都受到平等对待,无论是否获奖,都会为今后的成长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大赛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它促进语文教学更好发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3.语文能力知识竞赛。它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比赛的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能力的重视及语文素养的提高。该竞赛也为广大语文教师快速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让一批担任教练的专业教师的技能和教学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些比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市、全区、全国性的学科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利用竞赛展现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科素养。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

(一)提升语文素养与提升考试成绩的统一。现在很多一线老师认为抓素养就会影响成绩。但实际上,提升学科素养是为了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成绩并不冲突。当我们从宏观层面看待素养就会发现,国家不仅仅是提出“核心素养”这个命题,而且已经从考试层面开始实施。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在不断往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例如增加阅读量、注重对探究题题型的考查、作文命题形式不断创新等;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更是着眼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这些都足够说明培养核心素养已经开始和新高考改革相衔接,不只是停留在讨论和学习的层面上。因此,学校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应试教育,不能是纯应试。只有提升学科素养,才能应对高考。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分数不能决定未来,素质才能奠基幸福,特别是不能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

(二)我们的不足。我们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比如:

1.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某些学校在某个方面的努力,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脚踏实地的传承,还没有形成精细化的系列培养模式。

2.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开始,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始,全市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必须从培养种子教师开始。而如何提升教师素养、培养种子教师?这一条教师培训改革之路尚待我们去努力探索。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语文核心素养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