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广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六大途径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围绕六大途径,我校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课程明德、文化润德、活动塑德、实践验德、管理依德、协同筑德”为核心的“六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1.课程明德,细化落实。德育为先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上。我们将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我校还自主开发了《文明礼仪我最棒》《巨鹿故事》《我们的节日》等校本课程。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2.文化润德,内涵丰富。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开启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领学生道德成长。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成员学校,我们秉承新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晨诵、午读、暮省,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学生把诵读的感情和诗的意境、思想融为一体,生动地诠释出古代经典诗文的韵律美和景象美,提高了追求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的道德情操。
3.活动塑德,有声有色。德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将德育融入班队活动、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内化为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党、爱国情感。比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重阳节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等。每逢国庆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建队日等重要时刻,我们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将德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夯实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4.实践验德,巩固提高。日常学习生活实践是学生道德品质的试金石,也是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品质的训练场。我们依托社团组织、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班队活动等平台,积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学校组建了文学社、美术社、武术社等众多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提升了专长技能,又利于自身品质的养成。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经常到当地养老院、碑林、公园等场所进行志愿服务。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了解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了道德修养。
5.管理依德,持之以恒。作为学校管理者,应集思广益形成切合实际的道德发展载体。围绕“小善大德”的管理理念,我们以“学生道德银行”为抓手,制定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文明礼仪养成、优秀道德形成规律的实施细则。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行一善,周养一品,月成一习,积小善成大德。这一创新工作机制,以量化管理的思路破解了德育评价抽象无形的难题,将德育内容落小落细落实,增强了德育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
6.协同筑德,共育新人。我们充分利用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聘请巨鹿县关工委主任闫敬岭为学校关爱理事会理事长、家长学校校长。协同县关工委等部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邀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左宝珍等老模范,开展爱国、爱家、修身、立志等道德讲座。多渠道沟通,多方面参与,多平台推进,使学校形成了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六位一体”德育模式实施以来,我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学校入选邢台市“校园十大好声音”,获得邢台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荣获邢台市“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