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莉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重要载体,甚至有人认为“得作文者得语文”。在阅读中注重读写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得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在深入探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刻体验。从阅读中发现写作的“倩影”,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帮助他们在深入钻研中获得真切感知;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自觉揣摩和灵活运用中丰富表达的技能,满足其多元化学习的发展需要。
一、读美文,摘佳句“积材”
名著之所以能熠熠生辉,经历时间变化却“青春依旧”,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娴熟而流畅,思想情感深邃而高远,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阅读好文,学生不仅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所在,更能为自己的写作准备语用素养。
教师要精选美文,多给学生收集整理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深入研读和感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印象,利于他们的记忆。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在介绍马丁·路德·金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围绕“梦想”产生的背景,给学生更多的预读指导。结合学生的理解感知,鼓励他们运用笔记圈画的形式找出其中的精彩语句。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运用批注的形式,围绕自己摘录的语句进行注释,从中发现更有意义的语句。学生对佳句的自我解读,融入了更多的主观投射,能使学生在有意识记忆中获得更多深刻感知,利于他们在主动运用的基础上发现更多兴趣点,便于进行深入总结和概括。
读美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感悟不断摄入的过程,让学生认知由美文主动迁移到自我积累转化,更利于其积淀深厚感知。遵从学生的不同理解,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引导他们在仔细揣摩和深度品味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精彩,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延展,为他们提供更多深入学习运用的机会。阅读美文,能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语言素材更加丰富。
二、求探解,悟寫法“借鉴”
磨刀不误砍材工。找出文章中的表达规则,能帮助学生在深入运用的基础上掌握写作技法。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交流,能使学生在不断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发现规则,作文也就会得心应手。多探求写作手法,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用技巧。
探求表达手法,能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深刻。如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后,不妨请学生就作者的表达手法讨论交流,让他们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学生以同桌交流的形式,围绕“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从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中体味其中的内涵。很多学生通过不同物象的比较来体味其中思想情感的不同,从对比中体味不同的写作技法。在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教师可建议学生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真谛入手,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就各自发现的写作技法进行深入交流,或与《热爱生命》对比,体味其中的细微差异,或以表达技法的不同来琢磨其现实意义,帮助他们从相应的理解感知中找出有效的运用方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生命的价值意义”主动收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中表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语句,让学生有自我调整运用的机会。
在学生互动交流时,教师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能使他们在深化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真切感受。围绕作者表达技巧的不同,引导学生多探求,多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获得真切认知和灵活运用的机会。
三、写读后感,展成果“增能”
实践出真知。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操练。多给学生写读后感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他们获得更多学习借鉴的机会,形成多样化的表达运用技巧,掌握不同的表达技能。
写读后感,让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富有深度。如在鲁迅《祝福》的阅读写作指导中,可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主动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很多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思维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运用剧本的形式,通过改编的方法再现内容,有更多灵活运用的机会;以主题演讲的形式,展示对“祝福”的解读,从相应的提示中发现有价值信息;以对话采访的形式,围绕鲁四老爷、柳妈、“我”等不同的角色,由各自的心理活动深挖精神世界。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能使他们在聚焦要点的基础上有更多思维发散的机会,便于在灵活运用中增强表达的技艺。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机会,让他们在相互点评中学习借鉴,增强语用技能。
关注学生不同理解感知,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写作成果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形式进行展示,主动接受公众点评,调整完善写作技法。关注不同的表达成果,跳出优秀习作,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构思过程和写作技法,让他们提供鲜活的讲解,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写作感知,使学生在表达中获得更多写作灵感。以读为前提,多从生活、教材和语境中挖掘表达运用元素,引领学生在自觉探知与主动表达中生成,定能使作文教学更有趣味,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语言表达的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