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读辅讲,配情备境

2018-09-01 09:39孙胜利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沁园春食指大海

孙胜利

现当代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抽象含蓄、晦涩难懂的,尤其是情感,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因声求气(即朗读法)、因风起浪(即背景介绍法)和析句析字(即语境法)。

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诗歌教学的高中学习亦是枯燥无味的。2014年新修订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删了一些篇目。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必修一中的专题:“向青春举杯”。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新旧版必修一中专题一的对照:

旧版必修一新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六月,我们看海去》《十八岁和其他》《致橡树》《我的四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回旋舞》《我的五样》《雨巷》《断章》《错误》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些变化:新修订版保留了《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两篇极具时代性、代表性的诗歌,改诗歌《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和散文《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为《六月,我们看海去》《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旋舞》《雨巷》《断章》《错误》。对早已熟识《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雨巷》《断章》《错误》等经典诗歌的教师来讲,这是在“回旋舞”中重温“光阴的故事”,感慨青春的流逝;这也是在青春的诵歌中讲述过往的点滴,歆羡着青春的美好。

这就需要教师用最好的方法为学生吟诵青春;让学生以最高昂的情志品读诗歌、分析意象、赏析情感;让学生以最佳的姿态感悟青春、正视青春、珍惜青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声求气

诗歌的把握以读为先,唯有真切地、深情地去朗读,方能感受到诗情诗韵,无声的文字也必须通过恰当的声音形式传送而出。

所谓“因声求气”是指凭借朗读、反复地读来求得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感情。

“因声求气”的第一步依赖于教师的范读。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以及情感认识的有限性,他们不能较好地处理一首诗的朗读节奏和语气,更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饱含深情地读出一首诗的全部韵律。以《相信未来》三、四节为例: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第三节)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第四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将第三节中的“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误读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普遍的误读现象,首先是因为学生不理解“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和“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两句话中“手指”与“排浪”、“手掌”与“大海”之间的修辞关系。在这里,食指将“手指”比喻为“排浪”,将“手掌”比喻为“大海”,因此我们大可以将第三节理解为“我要用手指、用手掌摇曳着笔杆写下相信未来”。其次,学生对“指”和“掌”在诗中的词性没有分析清楚,其实它们都是作为名词出现的。最后,诗歌的安排是有对应性的,而学生未能根据第三节第三句的朗读节奏(“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进行判断。

因此,这里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范读具有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将学生最开始的朗读节奏引入“正途”。否则,之后将很难改变。

那么,节奏的把握还跟语气的揣摩密不可分。《相信未来》第四节中有些字词,需要读出满怀信心、率真而又坚定的语气,如:“之所以”要加重读音,突出强调;“坚定”一词也要满怀激情;“拨开”则应缓慢而又字字饱满;“看透”二字却恰恰要一气呵成,重音加强。

带领学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同时也是理解诗歌。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最含蓄、最难以理解的,但换个角度思考,诗歌的内涵又是最容易挖掘的。因为诗歌的感情最容易通过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诗词的风格豪迈而又有气势,恢宏而又有激情。学生在学习过《沁园春·雪》的前提下,仔细聆听了教师的范读之后,是可以感受出其中的大气磅礴、激昂自信的。

文章选取的这一部分,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而这一派生机的景象离不开作者精妙的炼字,如“争”“击”“翔”。在分析这些动词时,学生会觉得很难把握,这时就可以通过反复地大声地朗读去体味,将“争”“击”“翔”等字读出力度与张力。读到一定程度后,学生自然能说出“争”所体现出的千帆竞发之状,“击”的雄鹰翱翔之情,以及“翔”的游鱼空灵蓬勃之感。这种出神入化、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景象就在反复朗读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因此,在诵读中读出感情将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会。

二、因風起浪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缘由,诗歌也不可避免地与创作者的境遇、所处的时代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记得安吉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郭吉成在讲《荷塘月色》时,这样问学生:“将《荷塘月色》完整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于是班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举起了自己的手,但当郭老师再次问出“将《荷塘月色》一文一直读到‘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的同学请再次举手”之时,全班几乎无人。于是郭老师便感叹道:“未能将文章之后的创作年代视为文章主体的话,就不能算作是真正领悟了文章的真谛,因为这一部分可以挖掘出太多的内涵。”于是,郭老师别具一格地由“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入手,展开了对文章的深入分析。

新版必修一中的九篇诗歌按照不同的专题分为“吟诵青春”(包括《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回旋舞”(包括《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旋舞》)、“旧日的时光”(包括《雨巷》《断章》《错误》)。其中有七篇诗歌在最后都附上了创作时间,这是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现以“吟诵青春”这一专题为例,阐明诗歌之后所附的创作时代对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这三篇文章的创作时间分别为1925年、1968年和1983年。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时期:国民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学生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之时,若能将国民大革命之初的1925年与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话,便能理解毛泽东在词中抒写的乐景豪情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心系国家,以豪迈的笔调,激昂的文字表达了一代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大浩劫——“文化大革命”,而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之初,正是这场浩劫演绎得最“热火朝天”之际,20岁的食指在大多数国人叹息、惆怅、失望之时,仍坚守信念、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便是食指在这种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带着这种充满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而出的杰作。若忽视了对“1968年”的解读,学生就很难理解食指为何写出这样的作品。

同样,1983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束缚已久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此时的青年学生生活多姿多彩,快乐而紧张;他们勇于探索未来,追求美好未来。潘洗尘就在这个时代之春写下充满活力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学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介绍下,就能激情饱满地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执教老师能够做到这点的话,对于这类打星号的文章,只需稍作点拨学生便能理解了。

三、析字析句

现代诗歌的学习还要讲求炼字,注重对意象的分析,更要求学生对每一句都有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分析炼字还是意象都要紧扣所在语句、所在文本,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境。仍以《沁园春·长沙》为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因声求气”这一部分里,我们提到,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争”“击”“翔”所体现的力度与张力,这和我们现在提到的“析字析句”并不矛盾。朗讀只是理解的第一步,理解的浅层。想要深刻地,甚至是精确地去探究,那就需要我们在结合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文字的叙述都是表情达意,若只是片面地去分析字词句,就很有可能犯“断章取义”之错误。

记得在讲《相信未来》一课时,学生初读第一节后的感受是:食指的内心是无限的伤感与悲哀,甚至是绝望。为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食指的真正感受,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而是带领他们不断地去朗读全文,从全文中找出真谛。确实,这样反复尝试后,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领悟了:食指在诗中表现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坚信。

总之,现代诗歌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是诗歌教学得以展开的前提。学生只有在朗读之后,才能把握诗人的情感,才能理解文章的深意。主读辅讲,配情备境,让诗歌教学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朗朗读书声荡漾开去。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313100)

猜你喜欢
沁园春食指大海
沁园春·赞中原
问大海
磨 刀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冬日的大海
令人兴奋的大海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拇食指巨指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