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切除异位脾扭转一例

2018-08-27 01:57杨光华王晓涛
腹部外科 2018年4期
关键词:脾蒂腹肌下腹

杨光华 王晓涛

病人:女性,17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 d入院。开始腹痛位于上腹部,呈持续性隐痛,逐渐加重,疼痛不向他处放射,与进食及体位无关,9 h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3 ℃,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黄疸,无反酸,无尿频、尿急、尿痛。病人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6×109/L,中性粒细胞0.634,考虑“阑尾炎”。给予输注“依替米星、奥硝唑、泮托拉唑”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病人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急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入院体检:T 38.2 ℃,P 94次/min,R 20次/min,BP 95/53 mmHg,心肺(-)。腹平坦,未经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右下腹压痛,伴反跳痛及肌紧张,右下腹似可触及大小约10.0 cm×6.0 cm肿物,质韧,触痛,活动度可,边界清楚。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及双肾区均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存在。腹盆腔CT示:肝脏、胆囊、胰腺及双肾CT平扫未见异常;脾区未见脾脏显影,盆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伴邻近左下腹局部结构紊乱,密度不均;盆腔积液。追问病史,病人入院前曾剧烈活动(仰卧起坐),结合腹盆腔CT(图1、2)结果,考虑为异位脾扭转。病人存在腹膜炎体征,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探查:脾脏异位至右下腹,脾膈韧带缺如,脾肾、脾胃、脾结肠韧带松弛,脾蒂细长,大小约13.0 cm×10.0 cm×6.0 cm,呈紫黑色,脾蒂逆时针扭转3周。考虑脾脏已坏死,遂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菌、补液等治疗。术后病理:脾脏坏死出血,符合异位脾扭转。病人恢复顺利出院。

图1、2 腹盆腔CT结果

讨论:异位脾是指脾脏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而异位于腹腔其他部位,临床少见。多数学者认为系胚胎时期胃背侧系膜发育缺陷所致。正常的脾脏位置由各种韧带(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膈韧带及脾胃韧带)及腹壁肌肉维持,因此韧带松弛变长、腹肌松弛均可造成脾脏异位。有报道称异位脾在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3倍,部分病人可合并有其他脏器的下移[1]。本例异位脾扭转临床表现极似“急性阑尾炎”,故当地医院误诊。引起异位脾扭转因素较多:如胚胎期背侧胃系膜发育存在缺陷,使得脾蒂变长,同时上述韧带发育异常而松弛,则支托能力大大减弱,使得脾脏在腹腔中移位;脾脏的上极较大,当其向下移位时,上极容易向中线倾斜,往往为扭转的开始;而腹肌的收缩,肠襻的蠕动,体位的改变,以及外力的推移等,均可为促成扭转的因素。扭转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其产生的病变也随之各异:轻度扭转或仅有半圈(180°)扭转者,其结果多为脾脏充血肿大,更甚者可有渗液、出血;扭转至2~3圈者,因脾蒂血运完全被阻,可致脾脏完全坏死。本例病人脾蒂细长,韧带松弛及缺如,加上剧烈活动是导致其脾脏异位扭转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常出现误诊、漏诊,主要原因在于:①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未及时做相关的检查;②其临床表现多变,缺乏特异性;③异位脾病人常因脾扭转就诊,腹肌因渗出液刺激而强直,脾脏不易扪及,故易被考虑为其他外科急症,如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及卵巢囊肿扭转等;④异位脾多系先天性因素,病人多不能提供明确病史。通过此病例,笔者认为临床上应重视异位脾扭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异位脾扭转虽然罕见,常因误诊误治而导致不良后果,但结合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本病应无困难。

猜你喜欢
脾蒂腹肌下腹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建立脾门后隧道在原位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大笑多少声能笑出腹肌?
经脾蒂上间隙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在肥胖病人中的应用
腹腔镜脾切除术中采用优先处理脾蒂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合并巨脾的临床体会*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每天卷腹,为什么还是看不到腹肌
杨烁:不只有酒窝、腹肌,还有一些“孩子气”
法国八旬老翁蝉联“腹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