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

2018-08-24 10:48乔小丽
新一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

乔小丽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要重视改革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学生评价作为新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将起到应有的导航、护航作用。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做了现状分析,同时探讨了如何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的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具体表现如下:

(一)奖励性评价物品丰富多彩,评价形式过于猎奇,“导”入歧途。课堂评价过多的依赖物质评价,从形式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实际上导致学生过多的关注奖励的物品,其兴趣和注意力完全被奖品所吸引,而学习本身或所学内容本身没有产生兴趣。

(二)表扬过多过滥,导致贬值。过多廉价的表扬,导致学生对表扬麻木不仁,并不能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面对同样的表扬,其快乐程度下降,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三)评价主体单一,几乎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堂评价的主要目标依然指向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课堂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评老师等十分少见,评价主体多元化未能得到普遍落实。

(四)评价语言冷漠无情,带有片面性。有些话语虽是表扬,却过多机械重复,老师表扬时平淡无味,不是发自内心,导致一些很好的评价语言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有的反而有副作用。如“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你太聪明了”等这样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不会造成学生很自负,一旦受挫,则无法面对。

二、探讨研究

如何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投入真情,注重评价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樣一个“好”字,可以说的平淡如水,让人感觉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的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动之以情,方可晓之以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对教师的评价艺术和自身修养和教学机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注意有效激励,避免不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的“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取消固定化的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包括语言激励、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师生共同参与,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与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活跃,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自身的对立情感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四)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性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程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五)注重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要详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另外,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详实,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乏力。

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的加以运用,进行有效激励。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学生评价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起到应有的导航、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盛.关注教育评价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8.12.

[2]卢江,杨刚等.中小学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韩明辉.新课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