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热点研究问题,本文论述了文化差异产生原因、文化模型和研究方法。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分别论述了实践方式、创造方式和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模型分为二层次、三层次和四层次模型,研究文化差异主要采用结构方程和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同时论述了知识转移效果,以及文化差异对知识转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知识转移效果;文化模型
一、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是环境不同,实践方式和生活经历不同,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二是由于人类的创造性所致,即使人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他们仍可能创建不一样的文化,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分别具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这独一无二的创造能力是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是各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所不同,每一文化都是一个整体,它由多种形式构成,这些形式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作用,一种文化中可能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较为密切,另一种文化中哲学与政治几乎是一体的,这种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互相组合及程度高低,是一文化区别于另一文化的又一原因。
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文化差异。
二、文化模型
(一)二层次文化模型。化的“冰山模型”(IcebergMode)。它是把文化粗糙分为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例如典型的行为方式或者文化产品等;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
约翰科特的“文化二层次”论。约翰科特根据组织型文化的可观察性和既定文化对文化改革的对抗性,将企业文化分为两个层面。在整体价值观念层次,文化不易被察觉,但稳定而持久,文化改革难度大;在规范行为层面,文化体现为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新入职员工在老员工的引导下,会自觉仿效这些规范,这类文化改革的难度,较价值观点层面的改革容易一些。
(二)三层次文化模型。希恩的“文化三层次”论。将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层文化,主要指可以通过观察和明显的标志进行区分的表象,如成员共性行为规范、企业使命和愿景、宣传特定语及企业代表人物的事迹。第二层次:中层文化,企业组织信仰的价值观和信念。第三层次:核心层文化,员工所有显性行为的内在基本假设。
多德的“文化三层次”论。第一个层面是制度层面,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及规范性和标准性的经济、政治和教冇、医疗及保障体制。第二个层面是制度下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行为及习俗、文化角色的展现、文化艺术表现、技术文化、物质文化;第三个层面是精神层面。人类在进化和环境博弈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屯美标准、道德标准、信仰。
(三)四层次文化模型。丹尼尔·丹尼森(DanielDenison)创建的“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丹尼森认为理想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外部适应性、内部整合性、灵活性、稳定性。
文化的“洋葱模型”。文化研究学者霍夫斯塔德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第三层是礼仪。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
三、研究方法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Vensim PLE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另一项研究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SEM),对产学研联盟内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知识转移效果
知识转移效果为知识接收方主体的范围大小以及所转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它表达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所转移的知识量、知识接收方获取知识的数量以及难易程度。通过构建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表达式;战略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效果与所转移知识的特性、联盟的稳定程度、知识转移方的转移意愿、知识受体的学习能力以及联盟企业间的沟通程度、人员交流的频繁程度等因素联系密切;大部分企业将获得新知识、学到新方法,以及使用联盟伙伴知识所获得的收益用来评价知识转移效果。
五、研究内容
(一)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国外学者Simonin在研究中发现,文化差异是知识转移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文化差异与知识转移的呈负相关关系。因为组织的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价值观、行为惯性和思维定势,所以在跨组织学习中,文化距离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水平。Santoro认为如果双方在技术能力、文化氛围、目标愿景等方面的差距越少,那么双方在交流互动或者转移知识时的冲突就越少。国外学者Bhagatetal在实证研究上指出知识转移双方的文化模式越相似,知识转移的效率就越高。Lin和Berg提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知识共享和整合的效果,双方的知识共享和整合效果与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双方的创新的观念、组织的惯例、组织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障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知识共享实施。
(二)对于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阶段的研究。社会和国家文化差异主要影响知识转移的起始阶段和相关阶段,到了执行和内化阶段,知识转移效果主要受到接收方企业文化和运营文化的影响;还指出文化对知识转移双方意愿、转移能力和知识特征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是各有侧重的;产学研联盟由于目标差异、知识差异、文化差异等多种原因,组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影响合作的绩效。产学研联盟的生命周期包括酝酿期、组建期、运行期、终止期四个阶段,组织之间的冲突在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产学研联盟的冲突管理应采取动态的管理方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对国家民族文化差异的考察。在华日资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日籍经理和中国经理人员在人员团结、参与组织学习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家文化限制了当地雇员适应企业的能力;基于中外合资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国家文化差异对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对德资跨国公司和美资跨国公司进行调研,获得微观数据;然后利用国家文化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文化差异对德资或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的影响;跨国联盟文化距离越大,其知识转移机制发挥的作用越大,联盟内知识传导量越大。
(四)文化差异理论框架的研究。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差异分析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是根据企业文化差异的来源和企业文化基本要素。将企业文化分为基于国家文化的企业价值观差异、基于国家文化的企业管理行为模式差异、 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历程的企业价值观差异和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历程的企业管理行为模式差异;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文化冲突的概念和特征,从组织内部、组织间和环境3方面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冲突的因素,借鉴学习型组织思想,提出了基于跨组织模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融合策略。
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发现,关于文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结论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產生消极影响。Lin和Berg提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知识共享和整合的效果,双方的知识共享和整合效果与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差异是知识转移的动力。叶娇的一项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自杰、张雪峰.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J].财贸经济,2010(9).
[2]叶娇,原毅军.跨国技术联盟中文化差异与知识转移绩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0).
[3]关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徐笑君.文化差异对美资跨国公司总部知识转移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0,(7):49-58.
[5]徐笑君.跨国公司总部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管理学报,2010,(6):896-902.
[6]谢恩,梁杰.中外企业间差异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2):34-37.
[7]张红兵,张素平.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9):1041-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