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古音重现

2018-08-23 10:10石娟杜瑶
人民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定弦三弦龟兹

石娟 杜瑶

年来,龟兹乐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日益丰富的考古新资料表明,作为我国同西方印度、伊朗等国进行文化、商业、贸易往来的地势要冲,龟兹不仅对西域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对中原文化的发展起了丝绸之路中的“引源”作用。龟兹乐作为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历史久远,独具特色,龟兹乐器种类也极为丰富。由于复杂的历史环境和有限的实物及文献资料,龟兹乐器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至今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解开。对于研究音乐史而言,出土乐器考古的研究一直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张寅撰写的《龟兹乐器的历史流变及音响特性——以达玛沟三弦琵琶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第1版,以下简称《流变及特征》)是一部运用综合研究方法研究古乐器音响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实证方法详细剖析了龟兹乐器达玛沟三弦琵琶的历史溯源、发展及消隐。以残缺乐器音响复原为创新立足点,阐述了弹拨类古乐器三弦琵琶的形制、定弦、演奏法等问题,并为五弦琵琶孤柱近百年的争论提供了直接依据。该书从乐器制作、音响的复原及借助现代乐器声学理论的研究,深化了古乐器声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古乐器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构建了古乐器研究的新的思路和框架。

一、主要结构思路

《流变及特征》直观上来看是一本通过对出土乐器的历史溯源、发展脉络及音响复原的研究引发出对中原与西域音乐历史及其流动轨迹进行史学观察的著作。

本书共分八章,这种章节的布局,首先可以依照直观上的“前一后七”进行解读,八个章节的论述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另外,书中的后五个章节又可合并为一个整体,主要讨论残缺古乐器及音响的复原,了解了弹拨类古乐器三弦琵琶的形制、定弦、演奏法和复原音响的测量与分析等问题。这也是作者近年来对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新思考,即使用乐器音响复原的方法展开古乐器研究。

具体来讲,《流变及特征》第一章阐释了古乐器音响复原的概念,介绍了达玛沟三弦琵琶的形制结构及声学构成和发声原理。第二章梳理了考古文献中的三弦琵琶史料,为达玛沟三弦琵琶进行了断代与溯源。第三至七章则是以残缺乐器及音响复原为创新立足点,对弹拨类古乐器三弦琵琶的形制、定弦、演奏法等问题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证,用乐器声学与音乐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古乐器音响,系统、全面地构建了古乐器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是全书的高潮与核心。

二、学术价值与研究特点

(一)实证第一 论述系统

和其他古乐器研究一样,《流变及特征》的实证性首先是扎根于充分的史料基础之上,它们包括史籍、考古学发现、图像学资料、音响的录音等。《流变及特征》对史料的选择以历代正史为主要对象,结合洞窟考古、浮雕、壁画、砖画资料为依据。但由于撰写的史料中多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以及记载错漏和历史偏颇等问题,为确保论述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研究还大量运用了文献资料互证等手法,力图真实客观地接近真相,展开论述。

《流变及特征》的史料主要以两汉以来的部分《杂记》,唐代的《通典》、随笔,宋朝的《新唐书》礼乐志、笔记以及一些音乐著述为主,另外近当代一些学者的研究,包括林谦三、周菁宝、周吉以及国内大量的音乐专论也成为了参考的对象,作者在掌握了古代乐器琵琶的流变、丝绸之路龟兹音乐文化、五弦琵琶溯源、形制及定弦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证、考据、推断,解决了达玛沟三弦琵琶的断代、形制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做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二)动机贯穿 特征鲜明

除了对历史原点的引证外,作者以残缺乐器及音响复原为创新立足点的这个理念作为把握全书思想核心的关键,是贯穿全书的“主导动机”。书中从章节标题到每个问题点都从乐器复原研究出发,力求以乐器复原为主轴进行历史实证。

《流变及特征》中关于“定弦复原”的内容叙述甚为详细。由于我国古代弦乐器定弦的方法相对较自由,不同的调名或演奏手法就有着不同定弦方式,琵琶也是亦然。作者在开篇绪论中首先对“五弦琵琶的定弦”依据林谦三、何昌林对定弦方式的总结以及参照叶栋的《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及其唐乐》的记载,对五弦琵琶的定弦方式列表进行了说明。后又在第四章的第二节中分别对“曲项四弦、四相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定弦从所存留的琵琶古谱出发,对古代琵琶的定弦原则和历史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对达玛沟三弦琵琶定弦的研究具有直接的参照意义。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古代琵琶的定弦原则与发展脉络,使读者对古代琵琶的定弦有了系统的认知。按照这个思路作者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当时的调性理论进行了仔细的探索,推算出了其所有可能的定弦方式,通过实验,利用排除法,最终确认了合理的定弦方式并将此作为音响测量的标准定弦。

《流变及特征》一书在写作中对乐器复原的多项研究进行考证,内容自有其艰深、精湛之处,但这样的论述并没有丝毫晦涩难懂之感。章节内容条理清楚,有理有据,掌握和运用详细的数据,在充分的史实依据基础上展开逻辑化的论述,真实地反映出中华几千年琵琶音乐的生命力,将读者带进一个活态历史长河的变迁之中,阅读起来既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满足,同时又有一种教科书式的清晰与自然。

(三)风格凸显 呈现亮点

1.乐器种类的新发现

作为古西域音乐的代表,龟兹音乐始终是焦点最为集中的研究领域。对龟兹乐器的研究和了解目前為止借助中原地区汉文献的相关记录,也只有主要的乐器种类、历史传承等记载。如《隋书·音乐志》和《旧唐书·音乐志》中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横笛、箫、筚篥、毛员鼓、都县鼓、答腊鼓、腰鼓、揭鼓、鸡娄鼓、铜钹、贝等15种。①《新唐书·礼乐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侯提鼓、齐鼓、掩鼓、弹筝4种乐器。这些都只是反映了龟兹乐传入中原的乐器情况,实际龟兹地区的音乐中先后使用的乐器不下28种。《流变及特征》一书中对达玛沟出土的三弦琵琶的历史溯源、发展及消隐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填补了龟兹乐器中琵琶发展历程中三弦琵琶的研究空白。

2.残缺乐器的音响复原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者开始注意到了龟兹本地资料,特别是龟兹石窟的音乐图像的研究和使用。文献和图像资料的结合研究成为目前研究古乐器广泛使用的方法。近些年来,龟兹音乐考古領域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等。这些学者研究视角是立足出土文物、石窟遗迹,从考古学角度研究艺术,这种方法现已屡见不鲜。

关于古乐器复原研究,在中国古乐器复制最为成功的当属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的复制、曾侯乙瑟的复原,还有舞阳贾湖骨笛音响复原,这些出土保存相对完好的乐器的复原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代乐器的音响、音乐性能、制作工艺以及对后世乐器的改革、研究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乐器音响的复原实验逐渐成为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目标。

《流变及特征》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乐器音响复原研究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制作材料的复原、形制的复原、定弦与律制的复原、激励方式的复原、演奏法以及乐器音响的测量和分析等方面。充满新意的是达玛沟出土的三线琵琶是残缺的、不能发声的乐器,作者不但复原了其外形,还让这件古乐器发出了音响,让我们对古乐器的声音认识不再局限在文字记载和想象之中。

另外,作者用乐器声学的原理为获得复原达玛沟三弦琵琶的音响进行了测音研究,利用准确度较高的计算机数码测音软件对复原达玛沟三弦琵琶进行录音和测量,给出了包括波形和频谱在内的音响结果。这种研究方法也会成为探索龟兹乐文化内涵的一把新钥匙。

3.为五弦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流变及特征》中对“柱制”的论述。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我国古代的五弦琵琶,其中关于五弦的孤柱位置和音程关系问题学者们各执一词,至今悬而未决。②原因之一,日本正仓院内保存的唐代螺锢紫檀五弦琵琶因修缮而失去实证价值;原因之二,唐代文献《乐苑》(陈游著)中所记述的“五弦未详所起,形如琵琶,五弦四隔、孤柱一,……”同实物有区别。总之,在过去的研究中,林谦三、华尔泼特、何昌林、耐尔森等所推定柱制的记述是不一致的。作者首先对之前五弦孤柱位置和音程关系研究得到的三种观点做了深入的介绍,同时提出五弦同达玛沟三弦琵琶外形、声学结构一致,区别只在弦数上,在对达玛沟三弦琵琶的柱制及孤柱位置和音程关系反复论证后,提出了达玛沟三弦琵琶孤柱位置和音程关系为解决五弦的孤柱之争提供了新的见解。

三、启示

本书的第八章是作者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洞察力和对于历史规律之认识水平及把握能力的总和。这不仅带给读者富有启迪意义的观点和结论,还引发了笔者对《流变及特征》一书的再思考。

透过作者对达玛沟三弦琵琶的形制归属总结以及达玛沟三弦琵琶消隐的原因,我们又再次体会到了音乐与文化的深厚渊源,再次促使我们关注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问题。

由于篇幅和议题的限制,书中通过形制一样、时间一致、文化背景一致三点原因提出达玛沟三弦琵琶的出土为五弦孤柱近百年的争论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一课题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继续挖掘的。

总的看来,《流变及特征》作为一部系统的研究古乐器复原的专著,对我国古代音乐史系统的建设并推动古乐器研究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这部著作充分展示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阅读《流变及特征》一书,书中处处流淌着作者对“古乐器复原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无限热爱,写作中,作者既没有义正言辞的雄辩涛略,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娓娓抒情,更没有夸张抒怀的慷慨悲歌,文献梳理、测量计算、逻辑推理、模拟演奏,一幅幅测量图纸,一组组数据中都显露出了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该著作能引起更多同行学者的关注。

① 张寅《龟兹乐器的历史流变及音响特征——以达玛沟三弦琵琶为例》,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② 同①,第119页。

石娟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讲师

杜瑶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猜你喜欢
定弦三弦龟兹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爷爷的三弦
龟兹乐舞
古筝曲《婵歌》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龟兹古乐
浅谈初学者二胡音准的训练方法
追踪考试热点盘点定弦定角题型
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