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原则、途径及误区

2018-08-20 09:24李迎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

李迎娣

〔摘要〕人的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了达成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三维目标,需要教師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体验和感悟,进而产生行为改变。心理课的情境创设应遵循即时性、真实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原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课堂活动、冥想再现等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同时要注意避开学生过度暴露、不安全的氛围和形式主义等误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情境创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0-0038-03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的。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指出人的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推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是个体和课堂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恰当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实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三维教学目标,尤其需要创设精巧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产生深刻真实的体验,内心受到触动,有所感悟,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改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情境创设

依据现有文献的定义,情境创设指“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创设与学习材料相应的情境,或将学习材料以直观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与情境和学习材料所表现的情感共鸣。”[1]也可以说,情境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使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素材,设计紧扣主题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功能,王党飞将情境分为直观情境、知识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2];沈贵鹏根据心理教育活动的流程将情境创设分为暖身情境、问题情境、留白情境、模拟情境,并认为经过设计的情境更容易契合学生的心理,使心理品质在互动的情境中产生积极的变化[3]。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特点。课堂情境创设要让学生放下心理防御、敞开心扉,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生行为上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即时性

创设情境的素材最好是当堂生成的,即时发生的,在此种情境下,学生的体验发生在当下的课堂,体验鲜明、深刻。例如讲“情绪”主题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惊讶的情绪,一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毫无预兆地突然将喝水的陶瓷杯摔向墙壁,随着一声脆响,杯子碎了一地。学生正在听讲和记笔记,突然听到响声、看到这一幕都很惊讶。随后老师询问学生的情绪反应,然后讲惊讶情绪。学生对这节课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同样讲情绪,一位教师提前一周调查引起各种情绪体验的生活事件,第二周上课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不同事件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学生反响平平。情境素材的获取与使用存在一周的时间差,当时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一周后引起的情绪体验会弱很多。如果能在课堂上即时创设情境,就不要使用时效性不强的情境素材。

(二)现实合理性

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使用虚假的、不贴近生活的素材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体验。在讲“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汶川地震中父母用身体搭建生存空间,牺牲自己保护孩子的照片;舟曲泥石流中,父母高高托举孩子尽力让孩子生还;以及小鸟为保护幼鸟,故意吸引接近鸟巢的猫来抓自己,最终命葬猫嘴的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都是真实场景的记录,学生看到这些场景,联想到父母为了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深受感动。理解了父爱母爱的深沉和厚重,对父母的抱怨减轻了很多。

同样是这一课,一位教师创设了学生感恩父母之爱的环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给父母发一条短信:“爸妈,我爱您!您辛苦了!”学生照做之后,有些父母立即打电话过来,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怎么突然这么“肉麻”。如果教师能将此环节改为用平时与父母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恩,更贴近学生实际,就不会引起父母的担心,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典型性

创设情境时要提前做好调查,选择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非个例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和感悟。比如讲“挫折”主题时,对中职生来说,中考失败是每个中职生遇到的一个较大的挫折,中考失败令家人失望、在亲戚朋友跟前丢面子,在同学面前感觉自卑。这是中职生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就此创设情境,展开讨论,共同面对中考失败的挫折。

同样讲“挫折”,有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搭纸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败感。活动结束,有的小组同学搭得非常好,不仅没有体验到挫败感,反而产生了较强的自豪感。该活动情境的创设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能增加活动难度,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大部分学生就会体验到挫败,活动目标才可能实现。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途径

(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各个学科均可使用的一种情境,教师可以将与主题相关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问题呈现出来,提问学生,如果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如果对方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做等。带着问题进行此后的学习,会增加学生的目标意识和参与度,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也会激发他们思考。

(二)情景模拟

受条件限制,无法亲临现场的体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产生相似的体验。比如“体验职业”一课,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做导游介绍自己的校园,模拟售货员出售课桌上的物品。讲“沟通”时,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语气、表情与人交谈时,对方和自己各有何感受,沟通效果如何。情景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又能让学生产生相对真实的体验。

(三)课堂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色之一是丰富的体验活动,活动过程中激发的感受往往最真实和深刻。如果教师能设计出紧扣主题的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非常有益。比如讲“助人”主题时,设计盲行活动,让学生两两一组,一人佩戴眼罩扮演盲人,一人扮演助人者,两人一起走一段设计好的“崎岖”之路,然后互换角色,再反方向走一遍“崎岖”之路。活动之后,每个学生都有很深的感触,先扮演盲人的同学,真正体会到眼睛看不到时的无助感、小心翼翼感、对帮助自己的同学完全信任或半信半疑等;扮演助人者时,会想得更加周全,保护对方。先扮演助人者的同学,起初不太能理解盲人的犹豫、步履缓慢,认为对方不信任自己;当自己扮演盲人时,才切实体会到盲人的不易,反思自己在助人时的表现有何不当。

(四)冥想再现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技术,可以用在课堂中,讓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或幻想一定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无法通过模拟等其他方式呈现。比如讲“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每位学生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引导语安静地冥想。个别学生在冥想的过程中眼角湿润,可见冥想过程中逼真的画面触动了内心深处。冥想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异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冥想,针对性更强。

(五)多媒体资料

在创设情境时,音乐、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情境。冥想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讲“情绪体验”时一位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听,然后询问学生的情绪感受。播放十面埋伏的音乐片段时,学生听了倍感紧张。播放高山流水时学生感觉放松。图片、视频等素材形象直观,在展示一些场景或故事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用来辅助创设情境。

没有切身体验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受,创设的情境越逼真,越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的体验就越深刻,越容易有所感悟和改变。

四、情境创设误区

(一)过度暴露

创设情境时避免学生过度暴露,课堂教学不是个体咨询,如果学生暴露太多,教师无法及时做处理,会对学生造成潜在的心理创伤。如果学生的情绪被触发,教师可以先简单做处理,课后再及时进行个体咨询。比如讲“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课时,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挖掘学生曾受过的心理创伤,重新体验一遍,课堂上几个女生忍不住哭了起来,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她们进行一一安抚和针对性咨询。此后的课堂时间,她们一直沉浸在悲伤情绪中。

(二)没有营造安全的氛围

心理课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暴露时,班级安全接纳的氛围非常重要,如果氛围不够安全,学生就不会敞开心扉,情境创设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讲自信主题时,一个环节是学生逐个站到讲台上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比如有同学说:“我很自信,因为我学习好,做事又认真!”此时,有同学在台下起哄,发出嘘声,这对台上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后面的同学要么推脱不敢上台,要么在台上很拘束,担心不被认可。课堂氛围没有营造好时,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分享。氛围也是情境的一个部分,教师要注重营造安全的氛围,避免学生调侃和起哄。

(三)为了形式而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紧扣主题,不能为了让课堂热闹或形式多样而创设情境。有些老师拘泥于形式,为了课程看起来充满“心理味”,创设情境,使用各种心理技术,如咨询中的空椅子技术、家庭系统排列等。这样的形式主义未必有利于教学,心理课堂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程式,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即可。比如有的老师通过在心理课上读绘本、分析绘本来引发学生心理体验,促进学生改变;有的老师通过电影片段来进行心理课教学等,这都是较好的尝试。

五、小结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体验,促进学生思考,拓展课堂教育环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创设恰当的情境需要教师课前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情境可能引发的学生反应有充分的预设。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达成教学目标,一旦发生预设外的情形,教师要能及时灵活处理,不偏离主题。

参考文献

[1] 王晓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景创设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5(3):72-73.

[2]王党飞.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105-106.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情境及其创设[J].江苏教育,2016(64):20-2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厦门,361027)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