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核心素养中数学抽象的教学实践若干问题

2018-08-17 09:35李建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李建明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必须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因素,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对高中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教学实践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一、核心素养的特点及作用

核心素养特点表现为:第一,面向多元.指的是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所涵盖的领域非常广;第二,场域多元.核心素养的跨界领域非常广,可适用于较多的学科功能;第三,功能多元.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知识能力,更多的是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所起到的作用表现为:在新课改越发深入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所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比如,核心素养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可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1].

二、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思考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数学知识中涉及多种公理定律,如果学生不注意观察、反思、总结,很有可能混淆使用,如常见的“空间两条直线位置”等,降低了学习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理解数学公理定律的基础上[2],运用不同场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总结、梳理不同知识,提升知识理解程度.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与图像”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小组练习方式,总结“函数三个要素”.首先,利用PPT或者板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以下题目: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是否为函数:① x→y,其中y是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x∈R,y∈Z;② x→y,y2=x,x∈N,y∈R;③ x→y=x,x∈{x|0≤x≤6},y∈{y|0≤y≤3};④ x→y=16x,x∈{x|0≤x≤6},y∈{y|0≤y≤3}.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竞赛,判断题目是否为函数,通过问答方式使得学生掌握函数定义;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函数定义”,基于定义基础上用数字验证,如果不是函数需说明原因.在反思总结过程中,判断函数时应注意以下三个关键词,即“每一个”“唯一”和“非空”,借助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反思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反思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可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可参与的教学情境:每个细胞都会经历分裂过程,每进行一次分裂,细胞的数目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性质,加深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更加愿意、乐于进行反思.

(二)提供学生充足的反思机会,形成反思习惯

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环节,实际教学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提供学生充足的反思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不断拓宽数学课堂的影响,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是形成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合理改革传统课堂模式的“机械式做题法”,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恰当的数学题目,要求学生反思、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模拟能力,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率[3].

针对同一类问题,教师可仔细为学生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反思整个解题过程,积累相关经验,提升学生良好解题能力,如在学习“椭圆”时,首先,教师在黑板或者PPT上給出例题:已知椭圆两焦点坐标为(4,0)、(-4,0),椭圆上一点P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和等于10,请求出椭圆标准方程;其次,仔细为学生讲解解题过程后,给出以下两个变式题:变式①:已知椭圆两焦点坐标为(4,0)、(-4,0),且经过点2,455,请求出椭圆标准方程;变式②: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位于坐标轴上,经过点-32,74,请求出椭圆标准方程.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定义法”“待定系数法”两种椭圆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同时,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反思时间,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求解过程进行反思,促使学生多次进行整理,提高整体解题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不同知识点,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解题最为关键的是要求学生从已知条件中寻找隐藏或者未知条件,根据题目特征,结合自身知识系统找到正确答案.因此,在完成数学某个知识模块的学习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总结不同问题特征,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可将“余弦函数”“正弦函数”的题目放在一起,反思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数学思想,认真思考自己的答案、解题过程是否有错误,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次碰到这种题目应当如何思考等,使得学生思维变得更加严谨.

三、结语

综上阐述,高中教学工作开展中,核心素养培养对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其综合素养,最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及创新教学模式,以确保核心素养培养作用更好地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林小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35.

[2]丁益祥.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2017(1):48-52.

[3]刘友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57-58.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