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2018-08-17 09:35彭青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课堂应用

彭青

【摘要】数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改进与完善,教师越来越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各种生活素材开展数学课堂的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大大地吸引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对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探讨,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小学數学;课堂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从而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渐失去自信心,从而也失去了对于学习数学的动力.因此,教师要跟随自己的授课经验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环节,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使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一、将数学理论和生活知识相结合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活跃的,如果让学生只局限在课堂上,学生的逻辑与思维能力都得不到较好的提升,课堂的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把数学理论与生活知识相结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这一重要特点.实践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随时伴随着我们身边.例如,在“克与千克”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克与千克”是表示质量的单位,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正确地掌握这一课的理论知识以及运用方法.教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1千克=1000克等数学概念.要让学生知道这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如何让学生可以对概念记忆深刻,教师就要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利用生活中的食物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厨房用的食盐带到课堂中,用秤来进行称量.通过这一操作,学生知道一袋盐是500克.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衡量标准.通过课堂的讲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堂外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去收集500克的其他物品,并把它们带到课堂上,不允许测量物品的质量也不可以询问家长.到下节课的课堂教师来测量学生所带的物品,从而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数学的知识魔力,从而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升.

二、把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用简单的理论代替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很多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师要进行教材的深入研究,把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化,运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课堂讲解.用这样的方式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学生可以清晰地明白教师授课内容,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促使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教师要把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例如,在进行“时间的换算”这一课时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想还停留在以“十”为单位的换算方式中.因此,学生很难明白“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3600秒,1刻钟=15分钟”的知识点,所以教师要把这样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联系到生活中的食物中,把“秒、刻钟、分钟、小时”等单位变成“苹果、梨、桃子、樱桃”等水果来代替.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课程更加感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教师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素材教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引用到课堂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设计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责任意识还不是非常的强,对于学习来说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环节中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动力.情境模式教学法正是一种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模式.情境模式的设计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日常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例如,进行“分数”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环节.小明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学生,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小明一起玩.这一天是小明的生日,有10名小朋友来到小明家给小明庆祝生日.小明把自己的生日蛋糕切成等大的10份分给其他的小朋友,教师可以进行提问,每名小朋友可以得到多少蛋糕.由于在学生的思想中只有“一个”“两个”的概念,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分数知识的指导.告诉学生每名小朋友可以获得十分之一块蛋糕.通过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了教学课堂的效率,同时教师利用学生吃蛋糕的这个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为学生夯实基础的阶段,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利用数学知识点和生活因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内容活学活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既是教学的新发展,又是新课标下的新要求.因此,教师要时刻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完善,真正地达到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成绩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海军.刍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思路与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8):186-187.

[2]汪洪芹.刍议生活化的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5):7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法课堂应用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浅探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