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兰
【摘要】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借助探究式活动方式,指向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主题确定、问题提出、猜想依据、实验验证、表达交流五个环节去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当下幼儿科学领域教学的热点和难点。笔者仅结合丰都县第六届“先锋杯”赛课活动情况,谈谈如何在课堂上予以落实。
【关键词】幼儿教学 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53-02
一、活动素材——生活化
激发幼儿探究周围事物的欲望,对周围事物保持浓厚的探究热情是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也就决定着幼儿生活周围的事物是幼儿科学活动内容选取的主要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生活即教育”,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就在儿童生活里,就在儿童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科学教育内容不是“很高深很精微的学问”,而是“我们日常玩的,人人都会做”的东西。此活动教师能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去捕捉幼儿的关注点与兴趣点。
二、活动内容——整合化
陈鹤琴先生早年就主张以中心主题使各科之间构成内在联系,提出了“整合教学法”,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幼儿整体性的科学经验的获得应是科学教育所应提倡和追求的理念之一。此活动大多数教师能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特点,灵活、综合地安排和组织各方面的科学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科学活动经验。大部分教师能在客观上使不同的科学活动内容之间有机联系的、相互关联,以有效地促使幼儿不同经验之间的迁移,如复赛活动中“有趣的磁铁”,关于“磁铁”的探究问题有磁铁的吸铁特性、磁铁的磁力、磁铁玩具的制作等,教师设计了几个系列探索活动,即“磁铁可以吸起什么东西”,让幼儿探索磁铁吸铁的特性;“条形磁铁哪个地方吸的东西多”、“U型磁铁哪个地方吸的东西多”,引导幼儿用简单表格和数字记录的方式发现条形磁铁两极磁力大,然后引导幼儿迁移对条形磁铁两极磁力的经验,引导幼儿对U型磁鐵的磁力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最终发现同样是两极磁力大,促使幼儿对磁铁的特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使他们的探究也更加深入。
三、活动方式——多元化
科学活动对幼儿探究体验的关注就显得格外重要。从过去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式学习”到现在强调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幼儿行动性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也决定了幼儿的科学学习应在自然的、感性的情境中进行。幼儿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感知外界事物的机会,丰富幼儿的感知觉刺激,开展身心体验教育。在幼儿这样一个年龄阶段,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鉴于此教师能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让幼儿获得丰富多元的体验,让幼儿在亲身的体验中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与生活中好奇、好问、好探索、努力获取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探究与创造的动机。
四、活动视角——立体化
杜威强调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性、本能,蒙台梭利强调幼儿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发展,应当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而马拉古奇则保存了这些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并使其成为现实实践,指出教师跟随着幼儿而非计划。不难看出,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倡导或践行着“尊重幼儿天性、以幼儿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幼儿的潜能是无尽的财富,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有发现世界、表达自我的杰出才能。此活动在秉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落实以幼儿为本位的科学活动。
1.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已有经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活动内容;
2.是重视幼儿对科学活动材料的选择,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活动材料进行自主选择;如《嗖—转转转》;
3.是活动开展中随时关注幼儿的反应。当幼儿的兴趣与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完全吻合时,教师能应从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幼儿兴趣点中的教育价值,并给予引导,使幼儿能够真正参与到科学活动中去;如《纸片力量大》;
4.是充分尊重了幼儿个性差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探究活动,而不是以教师自身的标准去规范、要求幼儿,更不是以教师自身的标准答案评判幼儿的探究结果。幼儿是通过自身对探究对象的感知与体验,主动建构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习得了科学探究思维的方式。如《扑克牌站起来了》。
五、活动操作——过程化
瑞吉欧教育体系中一直秉承给幼儿一种“难以忘记的学习”而不是“需要记忆的学习”。这种在活动中追求让幼儿拥有一种“难以忘记的学习”的体验,意味着幼儿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全程是可以回味的。而幼儿对整个科学探究历程的记忆与回顾,则是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并在教师有效帮助下将观察、探索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口头向他人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经验。
1.是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记录,依据所做的记录进行交流与解读。首先,教师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不同阶段,给予幼儿时间,鼓励和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如绘画、图片粘贴、情境照片、实物呈现、简单的文字及表格等记录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等信息;如《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水和油》《沉与浮》《食物中的直链淀粉》等活动。其次,教师能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环节的需要,指导幼儿灵活选用个人、小组和集体等不同的记录形式,并适当地将其有机整合,发挥记录的最大作用;如大班《沉与浮》活动采用每人一张记录表记录沉浮的物体,大班《食物中的直链淀粉》活动在采用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了土豆、红苕以及白菜遇上碘酒是否变色的结果,而复赛中中班《吹泡泡》活动则以集体记录的形式记录了各种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形状。第三,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和内容,以免错过重要信息;如《纸片力量大》能及时抓拍纸片顶起积木的最大数量。最后,能引导幼儿将所记录下来的各种文本进行有效解读与交流,在交流分享中赋予记录的教育意义,让幼儿能够愉快地重温学习过程中的寻常时刻。
2.是教师创造情境和条件,让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激励幼儿主动思考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如教师组织《纸片力量大》这一活动时提出“一张薄薄的纸片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呢?”“怎样才能使纸片顶起积木?”“还能顶多少块积木呢?”等问题让幼儿自主猜想、讨论、大胆交流和表达。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六、活动目标切忌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
如大班数学活动——《猜猜左和右》的目标:1.能辨别自己的左和右。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3.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此目标中的2和3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操作性的目标,而这种状况常常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可改为: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细致观察图片和辨别左右的能力和体验与同伴一起听口令玩游戏的乐趣。
七、选择活动内容时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已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有何关系?如何理解、组织和呈现选定的内容?就某内容而言,何种方法最有效?对幼儿而言,究竟如何学习才能获得最有益的发展?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选择适宜、恰当的内容,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如大班活动《快跑兔妹》目標是让幼儿探究如何使一张纸剪成最长的纸条,而教师设计如何营救兔妹这一故事引入时占用了很长时间,这种与目标没多大关系的环节就应该删除。
2.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的空间。如小班科学活动《排一排》按照ABAB规律排序更是没有考虑到幼儿年龄特征和思维水平,目标设置远离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幼儿怎么够都“摘不到桃子”这样的内容就显得无价值意义。
3.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如大班科学《食物中的直链淀粉》就忽略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意义上的生活实用价值,它涉及到相对复杂的物质结构变化与化学反应机制,设计者所表达的内容显然超出了幼儿的经验范围,幼儿既难于理解直链淀粉这一概念更不懂得淀粉遇碘酒会变色的道理,无益于儿童认知的发展。
八、是教学形式切忌单一化
这一问题表现为形式上的新颖而忽略内容本身的有机联系,仍然注重教师的教级控制作用的发挥,忽视幼儿是通过“做”而不是“听”来学科学的,知识传递的痕迹较重。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过程的探索性
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讲解演示多,幼儿的自主操作少,幼儿缺乏主动探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不根据年龄特点、内容性质及方法等实际情况,而机械单一地采用“讲解演示—→幼儿验证性操作—→教师概念原理的阐述”等模式。如实验活动《食物中的直链淀粉》,首先教师就土豆、红苕、白菜三种食物和碘酒进行实验演示,逐一展示每种混合后的结果;其次,幼儿练习操作、验证实验;最后教师阐述原理。整个活动过程幼儿一直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活动,没有独立探索的机会。
2.活动指导的启发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注重讲解演示。活动一开始,教师便急于示范讲解,所用时间长、份量多。第二,过多干预幼儿活动。教师要求幼儿按规定方法、程序进行操作,使幼儿的操作机械化。
3.知识传授的科学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材料不规范或数量不足。如一组幼儿在一个小盆里操作很多物品的沉与浮;一组幼儿在一个碗里舀盐巴观察谁的溶解现象,观察用的杯子透明度不够,搅拌棒太软。第二,操作不严谨。盐水使蛋宝宝浮起来,这一实验必须要是加足一定量的盐才能使蛋浮起来,操作之前教师没有强调导致有的实验失败等。第三,感知方法单一或不得当。如可用看、摸、闻、摘、尝等方法认识空心菜,而幼儿却只用看、说来感知;可用旋转、摇、光照、敲开等方法感知比较生熟鸡蛋,而幼儿却用看、摸感知。
4.原理阐述的准确性
具体表现在:第一,忽略原理的阐述。教师对幼儿操作探索之后,没有及时小结帮助他们形成对事物系统正确的认识。如活动《纸绳力量大》,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撕纸探索,发现纸巾里面的纤维走向的不同会导致纸绳的承受力量不一样的现象之后,教师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归纳小结。第二,阐述的原理不严密。如教师在表达土豆与红苕中的直链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色,这种表达歪曲了客观事实,其实土豆中支链淀粉成分更多,遇上碘酒会变成微红色。第三,原理阐述缺乏可接受性。教师原理的阐述过于成人化,幼儿难以理解接受。如“有趣的空气”实验涉及氧气与气压,用杯子罩上燃烧的蜡烛就熄灭以及吹瓶口的纸球会往外这些原理,教师把些抽象深奥的原理生搬硬套灌输给孩子。
5.交流对话的思辨性
交流是探究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既是幼儿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结论的表达,也是与同伴、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讨论、争论,达成初步共识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思维和语言高度参与的过程。幼儿间的交流与讨论,对形成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组织集体、小组、个别多种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此环节教师要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幼儿大胆的发表个人的意见,无论观点对错,要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教师提出质疑。同时,应专心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在教师组织的科学活动中,只有三位教师有组织幼儿进行幼幼之间的交流,其余都为师幼之间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分享大都在教师的高控之下,只请及个别的幼儿进行简单表达后(即没有演示也没有依托记录表),教师就急于把现象或结论告知,使得交流分享流于形式,并没有让每位幼儿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是倾听和接受。教师应倾听、鼓励并重复幼儿的关键陈述,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探究结果的矛盾和不一致,引导幼儿关注同伴间的差异、矛盾,使他们懂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老师提出质疑,但争论必须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6.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提问来引导幼儿探索,因此,提问非常重要,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能指向幼儿操作、探索与思考,引发幼儿自由的表达、发现与创造。然而有的老师仍在一节活动中重复出现“好不好?”“好玩吗?”“喜欢吗?”等无效问题,如“磁铁是不是会吸住铁制品?”“水有没有颜色”等,限定了问题的答案,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应多提暗示性、能引发幼儿思考答案不一的问题,如“请你试一试、玩一玩,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你也来试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综上所述,优质的科学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探究应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使幼儿获得整体性的科学经验;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幼儿能获得丰富多元的体验;整个探究活动以幼儿为本位,根据幼儿的视角捕捉幼儿的兴趣;活动的探究历程是幼儿可以回顾的。因此,一个优质的科学活动只有具备以上五大基本特征,才能让幼儿充分地享受科学探究之旅。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幼儿才能主动产生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J].曹英.内江科技.2010(08).
[2]构建促进幼儿探究的教育环境[J].杨冬青.上海教育科研.2010(05).
[3]教师因素对探究教学的影响[J].邱佳.现代教育科学.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