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8-06 12:45张李
魅力中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张李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创设情境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建良好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要保持良好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用这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课堂洋溢轻松、和谐愉快,让孩子们参与到互动中来。我们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要用教学的智慧、科学的评价去扑捉、点击学生能够兴奋、愿意兴奋的关键点,来激发引导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争辩和探索。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热情。我们始终相信这一点,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让教师的赞扬成为学生在学习的加油站。

二、创设教学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实质上就是将知识还原成体验,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可以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就是要解决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

要体现教学情境生活性,首先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生活的资源。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课时,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进行教学,有硬币、圆桌、纽扣等物体。这些物体与他们的生活很贴近,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其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是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开始的,这种经验既包括认知经验,也包括生活经验。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实际生活购物时,已没有分的概念了。大都是到角,可在算账时有涉及到分的概念,利用现实去让学生领会知识。在意生活情景剧商场购物,让学生感受教学中的乐趣,增强其趣味性,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

三、利用所学知识 激发探求心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整数的意义上,就是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过去的知识,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四、借助多媒體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多媒体技术最大特点在于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创设出生动、形象、逼真并富有感染力的情景,把学生的各种感观充分调动起来,增加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认识序数》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了《动物的运动会》,伴随着教师的讲述,各种小动物在优美、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一会小兔跑在前面,一会小马跑在前面,谁能够得第一呢?孩子们好像也着急了不由自主地为他们加起油来,孩子们好像成了小兔,成了小马,很快就学会了序数。这样,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直观的具体的影像可以还原知识的最初形态,便于学生接触到生动、形象的知识心理学家认为经验和实践是认知事物的最好方式。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五、注重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参与性

实践出真知。基于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己探索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手脑并用,自己探索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讲单位的认识时,老师直接讲厘米、米的概念,学生会觉得长度单位非常抽象,对长度单位没有感性的认识,对米和厘米没有具体的概念。上课时,我让学生准备好的直尺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课本、以及课桌的长度等,亲自动手测量,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对长度单位获得了感性的认识。对一厘米的长度有了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准确把握厘米的概念,避免了对单位的误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动手操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兴趣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文梅.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26):165

[2]马红云.刍议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278-279

[3]田淼.浅议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4(24):271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