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斯宇
【摘要】莫扎特是西方古典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情感细腻,旋律平稳,又不失华丽,并且具有一定的通俗性。他的许多作品广为流传,并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在教材中遇到莫扎特的音乐作品,这些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对当今小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莫扎特 小学音乐 音乐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认识了解西方古典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众多的音乐家中,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经常会被运用到教学中。那么,这位西方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经过几百年历练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又能给我们的学生怎样的音乐启迪呢?
一、莫扎特生平及其音乐风格的特点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他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等大量作品。
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利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二、莫扎特音乐作品在学生中的普及性
莫扎特作为西方古典的音乐大师,他的音乐作品我们普通百姓似乎了解不多,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对莫扎特的作品更是知之甚少。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日常的生活以及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莫扎特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原版的,有的则是经过了后人的改编处理的新作品。但无一例外,这些音乐作品都是广大群众和学生们所熟悉的。
如在前一阶段,传遍街头巷尾的,由台湾著名女子流行组合SHE所演唱的歌曲《不想长大》,就是改编自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中的主题而成的。平时在学校,笔者经常会听到高年级的学生哼唱这首歌曲,但没有人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由莫扎特的交响曲改编的。当笔者把两者在课堂上放在一起播放时,学生都感到惊讶。他们可能都没想到这样一首熟悉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流行歌曲竟然会包含着几百年前的音乐元素,因此,学生对莫扎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莫扎特的其他的一些作品,在学生中也相当的普及,如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许多学生虽然不知其名,但基本都能哼唱出其主要的旋律。如著名的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则是由大家熟悉的《小星星》所改编的。在小学生喜欢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也经常会出现莫扎特的音乐。又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咏叹调《不要再去做情郎》的旋律,《C大调简易奏鸣曲》的旋律等,这些耳熟能详,优美动听的歌曲和音乐旋律,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增进学生对莫扎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莫扎特作品训练学生对音准的把握
莫扎特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而在作曲上,特别是歌曲的作曲上会运用到较多的半音关系,而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准确把握半音关系,唱准半音的音高,则是衡量学生音准概念的最好标准之一。
我们以教材中的一首歌曲为例,歌曲《摇篮曲》是莫扎特所做的一首优美短小的艺术歌曲,歌曲气氛安静,旋律流动平稳,情感温和而甜美。在歌曲的歌谱中,多次出现了“#”记号,在倒数第二小节,甚至出现了“#443”三个半音连接出现,这在小学音乐教材歌曲中是非常少见的,在一般的中国歌曲中也非常少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侧重训练学生演唱时的音准把握,对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教材中,学生还接触过莫扎特的另一首艺术歌曲——《渴望春天》,同样的,这首歌曲也用到了半音以及变化音,都是一般教材歌曲中较少出现的。学生通过演唱这些歌曲,达到訓练音准的目的,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和演唱能力。
四、莫扎特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潜在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使其获得发展。大多数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和卓越的模仿能力,在小学阶段事实上是最容易接受模仿音乐的时期。而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的音乐,必须是能召唤心灵的音乐。
能召唤心灵的音乐,就是在节奏上紧凑宽广、旋律优美而又可以打动人心的音乐,其重要的是要学生爱听。爱听的才爱唱,才会想去欣赏,想去学,想去唱。在当今社会,真正能被称为唤起心灵的音乐并不多,而莫扎特的音乐恰恰属于这种音乐,由于时代的不同和风格的不同,我们不能将莫扎特的音乐与教材中其他的儿童歌曲等同起来,它经历过了几百年的洗礼,是世界音乐艺术的精华。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尽管在小学阶段,学生能接触到的理解的莫扎特音乐作品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依然能从容易脍炙人口的《土耳其进行曲》或者《小星星变奏曲》中感受到莫扎特的细腻的音乐语言。甚至是从学生学唱的《摇篮曲》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份细腻,音程基本都在三度以内变化,呈小波浪状缓缓上行,而到了歌曲的后段将“小波浪”变成了“小细流”,音程在半音之间变化,仿佛飘浮在空气中的缕缕丝线,细腻委婉柔美至极。莫扎特的这份细腻的音乐情感是我们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最缺少、最难把握住的。我们一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局限于这首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或快乐,或悲伤,或深情,或怀念。这些感受往往都是比较直接的,学生很轻易就能回答上来。但是,莫扎特的音乐似乎没有特定模式的感受,他的音乐带给人的都是最纯粹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来自于音乐本身,来自于旋律本身,却无法将它划归到人类的某一种特定的情感中。而唯有捕捉到这种来自于音乐最纯粹的感受,才能使我们真真体会到音乐的美。
所以,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帮助。
音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了一个学生关于音乐的方方面面。而莫扎特的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取得增长音乐知识,把握音准节奏,提升音乐审美等多方面的良好效果,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