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中“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一课为例,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网络环境下移动平板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智慧教室;移动平板;生物教学;光合作用
一、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教师提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
(二) 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1)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分析海尔蒙特实验,指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以及不足。
(2) 媒体作用及分析:Flash课件再现科学家实验,直观形象,师生根据材料,共同分析实验过程。
(三) 普利斯特利实验
(1) PPT课件再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分析实验。课堂请学生代表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将实验视频当场投影在屏幕和每个学生的平板上,同时还保存在学生平板电脑里。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同时能真正领悟科学实验的不容易,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媒体作用及分析:PPT课件再现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先进之处;利用移动平板实时摄像投影以及能保存摄影等功能,学生课堂课外都有机会深入分析重复实验成败的原因。
(四) 英格豪斯的实验以及补充空气的发现
(1) 英格豪斯重复普利斯特利实验500多次,证明只有在阳光下可以成功,而且必须要有绿叶的参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构建光合作用概念模型,光合作用还需要光,器官是在绿叶,还吸收CO2,放出氧气。
(2) 媒体作用及分析:PPT图片展示,学生确定阳光和绿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以及确认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五) 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 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实验方案,同时展示教师和部分同学课前实验照片,最后播放实验视频。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何验证有无淀粉?能否用碘液直接处理叶片?颜色反应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设置对照?自变量是什么?需要排除干扰吗?
(2)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用IRS投票器投票。感受萨克斯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半叶法。
(3) 媒体作用及分析:用IRS投票器,师生清楚了解学情;PPT图片展示,一目了然课前我们自己做的实验结果;视频再以此展现实验步骤。
(六) 恩格尔曼的实验: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
(1) 教师将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资料和flash动画通过移动平板发送给学生,学生自行观看,思考问题。移动平板分组研讨:从实验材料、实验环境、实验对照,分析该实验的精妙之处,同时不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提出来大家研讨。
(2) 学生活动:学生自行观看实验flash资料,通过移动平板分组研讨。
(3) 媒体作用及分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多看的材料,对自己还不够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重复观看,先个性化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移动平板分组研讨,发布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对他人的想法点赞或者评论,这样不仅做到充分的生生互动,而且与传统的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可以发表相应的看法相比,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
(七) 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光合作用的概念,给学生讲授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八) 课堂小测
(1) 教师通过移动平板当堂发布小测给学生,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
(2) 媒体作用及分析:通过移动平板当堂发布的作业,学生在课堂完成,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检测,还可以了解班级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师生还可以继续对解题进行分析。
二、 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应用分析
1. 利用移动平板的试卷练习功能,学生当堂对该节课知识点小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明确答题情况,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堂请学生代表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将实验视频当场投影在屏幕和每个学生的平板上,课堂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能够更有效的提出问题,分析实验成败的可能原因。同时视频还保存在学生平板电脑里,供学生课后再进行严谨的实验提供依据,同时学生能真正领悟科学实验的不容易,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课堂学生用IRS答题功能,投票回答:能否用淀粉直接处理叶片。教师能清楚了解学生学情,为后续的授课提供依据,学生也可以对照自己和班级其他同学,分析自身的学习情况。
3. 利用移動平板的分组研讨功能,学生之间充分互动,教师能更明确学生对该知识的疑问和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利用白板批注功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师生充分互动。
4. 利用移动平板的试卷练习功能,学生当堂对该节课知识点小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明确答题情况,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些题目都可以保存在每个学生的电脑端,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使用。
总之,移动平板的摄影拍照实时上传、分组研讨以及试卷练习功能,能在课堂上实现充分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表面上的热闹的互动,而是思维上强烈的互动,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有可能呈献给所有的师生,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利用白板的批注和IRS答题功能,使课堂生成性更强。
移动学习下的智慧课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够增强课堂师生、生生的互动,是一种交互式的、个性化的学习。它增强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同时能把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数据记录下来,方便教师更深入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思路;也方便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做到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静霞.“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3(7).
[2] 杨雪等.基于概念图的移动学习探究——以生物课《染色体变异》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1(4).
[3] 何军.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0).
作者简介:魏云,中学二级,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