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仿写训练已经逐渐开始运用,仿写训练对语文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特别表现在小学语文作文中,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体会写作技巧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学生在仿写训练中掌握到更多的有关于作文的规律,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们语文作文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仿写训练
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作文的教学中,写作能力是学生们都感到非常痛苦而又无奈的一件事。但是现在已经引入了仿写训练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以及能力,这种办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进行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实践会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语文有了兴趣爱好,自然而然也就喜欢上写作了。
一、 把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的价值
(一) 加强小学生对作文内容的理解的需要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只是技能学习,小学的教育也走上改革的道路。其中,小学语文作文的仿写训练就是一项重要内容,采用仿写训练的方式,对同学们从理论走向实践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既避免了枯燥乏味地进行灌输,又能够学有所得。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就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这样会让同学们产生反感。然而,从实际来看,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抽象的东西,因此在写作中就会出现各种错误,有些甚至理解不了题意,直接偏题。但是采用仿写训练的教学方法,就很有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教师通过摘选优秀的范文的方法,向同学们展示例子,这样就化抽象为具体了,对优秀范文进行赏析之后,再讓同学们来进行模仿、写作,效果就会好得多了。
(二) 完善语文作文教学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人才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一个人才需要的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专业的实践能力,新世纪的人才,是要有创新精神,而小学阶段则是人生的起征点。语文作文的教学是培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基础,就是实践的理论,仿写训练则是对学习理论的运用。从这种意义上讲,语文作文的仿写训练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适应对现实的需要。
二、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的目标
(一) 适应语文的课程目标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的课程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必须要进行仿写的训练,这是一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语文课程的需要。课程需要作为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日常的作文写作中下功夫,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用仿写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语文作文的兴趣,开发他们在文学表达上的潜能,进一步培养他们。
(二)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拥有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而要满足这一要求,就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学习理念。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不仅要有理论功底,而且必须得有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利用仿写训练,教学小学生语文,把握学生们写作时各自的写作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让他们参考不同的例文,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对应地提出建议。这样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切,都是基于教师拥有丰富的广阔的知识面,自身的素养不断提高。
三、 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的运用
(一) 注重仿写训练同课文学习的联系
仿写训练在作文中的传统意义主要表现在立意、选材和布局训练方面。立意是作文的灵魂,立意的选取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深度和广度,《落花生》一文作者就通过平凡的花生,得出要做不平凡的人这一深刻的主题,引发读者的深思,拓宽了文章的深度;选材对一篇作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就是选取家庭的琐碎小事的题材,为我们的小学生作文写作选材总因为没有生活经验而选不好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意义;布局是一篇文章的结构,就如同身体的骨架一般,支撑着文章,《雨中登泰山》在作文布局方面就设计得很巧妙,进而使文章的思想表达得更精确。因此我们说传统的仿写对提高作文有重要作用。
(二) 注重仿写训练同创新思维的融合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人才需要的是创新精神,所以在作文中,融入现代化的创新也会为文章添彩,因而学生在仿写训练时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仿写是模仿优秀的例文,但如果一味地模仿,就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仿写训练的作用是借鉴别的文章的优秀成果,再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章,如果一篇文章中都是模仿他人的,那可以说这不叫借鉴,而是直接的抄袭行为,这样讲来,就明白一篇文章中需要有自己的创新内容是有多重要。
仿写训练就是让学生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通过传统借鉴与现代创新的结合,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析写作问题,然后再通过仿写提出建议,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这方面看,教师运用仿写训练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吴照平,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三十铺镇刘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