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晋仙 王玉芬 班凤梅
摘要:针对目前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教学中应引入最近研究成果,开展问题式教学,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教学,严格实践教学考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自然地理学人才,充分发挥自然地理学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及推动科学进步和人类生存发展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改革;综合性;探究性;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P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116-02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加剧,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猛烈的冲击,解决这些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科学认识自然环境。在这方面,自然地理学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对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性质与应用
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和先行课。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要素过程、格局和规律以及人与地表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学科[1]。自然地理学在探索地表系统变化、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及推动科学进步和人类生存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当前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各要素过程与应用的介绍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而自然地理现象实际上往往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教学中仅介绍地表环境各单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忽视各要素相互作用过程、驱动力量、机制等内容及其实际应用的讲解,是难以综合、系统、全面地认知地球表层种种現象与变化的,与社会对自然地理学人才的需求也不相适应。
(二)实践教学课时与内容不匹配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总课时不断缩减,相应的实践教学的课时也大大缩减。而自然地理学的实践内容较多,除了要涉及自然地理各要素,还要开展区域自然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3S”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课时的缩减使得实践时间明显不能满足实践内容的需要,同时也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背离。
(三)侧重于老师的讲,忽视学生的学
目前,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兴趣,很难将所讲解的内容全部接受和理解,以致学生不爱听课,或是听课当中开小差;也使得学生养成依赖书本和老师的习惯,养成了不爱提问、不爱思考、更不知道问什么的思维模式。这不仅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考试时死记硬背,考完归还老师的现象。
(四)实践教学内容、模式落后,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院校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学生为小组,进行室内试验;二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室内实验中老师将实验过程预先告知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方法、步骤去做,就可以完成,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即可;野外实习中,学生完全不需要进行实习前的设计、思考,只需将实习过程中老师所讲记录下来,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报告即可。这种验证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被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化背景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改革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
当前,自然地理学在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方面,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后,随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都需要一批熟悉自然地理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人才。而空洞乏味的“满堂灌输”理论知识,则没法办法培养出这样的自然地理学人才。
(二)改革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主动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教学模式也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入问题式教学,在课前设置问题,安排学生课下先学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课上再讲解、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大胆参加各种大学生技能大赛,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逐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科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探究性的问题设置于传统验证性实践活动中,多开设能解决实际问题和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分组查阅资料、进行实际观测和现场讨论,教师则指导、归纳和总结。这种让学生置身其中的实践活动,能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出即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综合性、探究性实践内容。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是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必要教学环节。因此,今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夯实传统的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和验证课本理论知识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自然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引入先进技术手段,适当增加综合性、探究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土壤实践教学中除了开设传统土壤理化实验项目外,可结合当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热点,分析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结构的关系;分析同一区域土壤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之间的迁移规律;分析土壤重金属剖面迁移规律等。从实验的设计、剖面的开挖、样品的采集、处理、测定、数据的分析,每一环节都可以让学生来完成,以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在野外实习中,可以事先设定好实习内容,指导学生综合利用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来观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态环境现象,发现问题,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观测、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2.实践课的考核等同于理论课的考试,并探索多元化考核模式。要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就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所以应将实践课的考核等同于基础理论课的考试,对实验实习操作能力不够或者不参与实验和实习过程的学生,可以给予挂课或不合格处理,下学期继续会同低年级补考,不能让实践课的考核流于形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自然地理学理论研究日趋丰富、相关技术方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加深,所有这些都对自然地理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今后应该加强自然地理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配备相应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教师,相关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熟练掌握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实践方法,准确设置教学问题,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引导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探究,积极参加各种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四、结论
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完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一批熟悉自然地理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人才。而目前各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模式制约了这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因此,今后自然地理学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开展问题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师资力量,通过改革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自然地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彤慧,李龙堂,等.自然地理学课教材体系的变动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05):35-39.
[2]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金宝石,闫鸿远.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2):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