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俞爱宗
摘要: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及其创造性的行为方式。本文围绕学习内驱力、学习的主动性、情感体验三个方面去探讨学科情感对学习活动发生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把握好积极的学科情感与学习活动发生的内在联系,来促进学习活动发生和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学科情感;学习内驱力;情感体验;主动性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4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149-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中。那么积极学科情感是什么呢?夏雪梅认为,积极学科情感“即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对学习活动的发生、维持具有积极作用。”她强调积极学科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和感受。最主要体现在某一具体的学科课堂中,学生对此节课抱有一定的期待,并且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比较愉悦的内心体验,由此伴随的是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此学科的学习任务。依据夏雪梅《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中判断学科情感水平的标准,认为积极学科情感主要包括学习内驱力、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积极学科情感影响着学习活动的发生,它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当然,积极学科情感的主观性很强,它对学习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发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学习内驱力是学习活动发生的根源
奥苏贝尔等人在学业成就动机中,认为内驱力有三种。第一种是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种是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第三种是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显然属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是有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动机。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求知欲,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就是认知内驱力,而认知内驱力最主要的一个表现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它是伴随着学习活动发展起来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来推动学习活动发生的机制,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解和探究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例如,在课外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对学习历史和语文感兴趣,他就会自觉阅读大量的史学方面的书籍,从而会进行查找相关的资料等活动。学习活动也需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发生的前提。“其生理基础在于脑的皮层和网状结构参与情绪过程,能造成神经能的巨大潜能。”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兴奋的状态下对于知识能够理解得更好,记得也牢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与认知内驱力不同,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以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为前提。杜威曾说“民主主义不仅是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学习也是如此。不仅学习人类先进的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证实并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提高内驱力在学习中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成绩。积极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能够促使学生追求较高的排名或成绩。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会努力表现自己并从中提高能力,以在同伴中赢得优越的地位。
附属内驱力作为学习的外部动机,追求的是权威人物或长者的认可,它具有不稳定性。积极的附属内驱力要使称赞和鼓励能变成学生持久稳定动力,这种内驱力向学生传达的是学习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确,长者们的称赞和鼓励是要求他去發奋学习,争取进步。夸美纽斯说“要让学生获得一种观念,即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溪流,每当这个溪流开放的时候,学生就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当作水槽,放在它的下面,使知识的溪流可以顺着注意力的水槽留到学生的头脑里。”杜威向我们说明了知识在学生头脑的机制问题。但从附属内驱力的角度讲,教师是学生与学习活动发生的中介,教师的肯定与批评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如果表扬学生,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心理,就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来,使学习活动在附属内驱力的促使下更好地发生。
学习的本质是经历与体验,而经历与体验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是学习情感问题的核心,对学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实,这三种内驱力其实就是加涅所说的“动机阶段”,他把动机分为诱因动机、操作动机和成就动机,它们引导着学生向教师、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学习内驱力是推论学习活动发生的根源,是激励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的保障,也是学习活动有效发生的关键。
二、学习主动性是学习活动发生的表现形式
“主动性学习是指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注重开掘自身内部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求教,努力进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的自觉活动。”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其本质就是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过程一般表现为由学会到会学。学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会学是对学习主体的自身认识。学习的主动性有四个特性,即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和监控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主体的认知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教师所给的学习目标来了解此节课的重难点,从而对自己在活动中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定位;但学习活动中知识是多样的,不能够全都学,这就要对学习的内容有选择性,这个选择要考虑所讲授的知识点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注重教师在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在选择之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学活动来确定学习的方式,例如,主动获取知识还是被动接受知识、探究式还是合作式等;最后就是对学习活动的一个反馈,它是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它是通过获得新操作而实现的。也就是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形成认知结构,而且把所学的知识化为了个体的力量,促进了身心协调发展。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并不是教师一味的精细学习任务,而是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任务本身产生兴趣,对学习任务主动的加工与思考。学习的主动性是学习动机的高级表现形式。学习主动性意味着精神上的积极投入,但目前的课堂教学很多是使学生接受式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教师教学计划的领导下主动去学习。那学习活动的发生也是在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支配下被动地发生,忽视了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的过程。其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动态的参与者,他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不断进行回顾和监督。学生主动性学习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获取知识。克洛斯曾说,一个棋手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不说也不动,但他们的思维却能主动地投入到布棋中,制定下一步的战略。比起长时间的讨论,能运用自省、分析、融合新旧知识等思维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要更加主动。
三、情感体验是学习活动发生的内在动力
对情感体验的界定离不开对情感概念的理解,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愿望的客观事物都属于情感的范畴。依据人们对情感的理解,可以把情感体验概括为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情感体验也就是用感性去带动心理去看事物的活动。情感体验和情感是相互关联的,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同理,情感体验也可以分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消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是由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它渗透在一切活动之中,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它伴随着认识一起出现,并和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情感源于实践活动,而情感体验是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它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个体看到周围环境的状况——个体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短暂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音乐赏析、看电影、听故事时,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这些艺术作品,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面,能够使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这就说明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经历整个学习活动后,既获取了知识,又把知识的大门打开了,认识到了更多的知识。通过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会相信是知识让自己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情感上的快乐。当然,学习活动如果没有任何心灵和情感的刺激;没有使这种情感体验与自己的情感建立联系;没有情感对学习活动的滋润;那学生就是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去学习,何谈学习的幸福感。相反,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幸福感,从而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就会自主萌发,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体会到自己成长了,会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别人探索過程所获得的快乐。
积极学科情感不能直接作用在学习活动上,而是依靠学习动机间接作用在学习活动上。可见积极学科情感要作用在活动上,必须通过动机来实现。在情感体验与学习活动发生之间的一个桥梁是学习动机。教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具、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歌曲美的旋律,让学生鉴赏美,并能使自己的情感与景交融、与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共鸣;直接的有趣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并能在体验中求得,体验中求乐。这也许就是学习活动发生的最好境界,看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发生。
以上,积极学科情感从学习内驱力、学习的主动性、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它们各自对学习活动发生的影响。由此可见,学习内驱力是推动学习活动发生的直接动力;学习主动性不同,学习活动的发生也就不同,它是学习活动发生的高级表现;学习活动的发生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促使学习活动的发生。积极学科情感不能直接作用在学习活动上,而是依靠学习动机间接作用在学习活动上。学习活动的有效发生也能在维持学习内驱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但积极学科情感还需要考虑教师的情意和教学内容等因素。所以,在学习活动中,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影响积极学科情感的因素。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学科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为学习活动的有效发生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