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2018-07-20 09:56邓格丽
关键词:体验阅读学生

邓格丽

【摘要】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摒弃过去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过分强调理性分析的习惯,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验什么呢?而在阅读教学中又是让学生怎样体验并在体验中不断生成呢?

【关键词】 学生 阅读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88-01

0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美

美感体验是体验至高境界。而教材中生动的生活情趣、丰富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形式就是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给学生以美的陶冶的广阔天地。如巴金的《鸟的天堂》的文字是多么优美:“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在交流中学生畅谈了自己学习中体验到的语言美。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么美的语句表现出来,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还可以用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进行描述的方式。这不同的展现方式就是学生在体验中的生成。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课堂上,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并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一部分,将地震危机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接着进行课后的续写小练笔,让学生生成了更多对“爱”的理解。

品味语言美、感受形象美、体会情感美、鉴赏意境美……这样的体验就能让阅读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阅读中不断收获着。

二、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和加强学生的体验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体验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表达。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读中体验”的目的。

1. 教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比较。如朗读方式的比较,在教学《白鹅》一文时,我以读代讲,让学生找出能够看出鹅的高傲的地方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验。有些学生读得恶狠狠的,他们觉得那样能突出鹅的高傲;有的学生说要读得自豪一些,这样才能显示出鹅的个性,尽管学生的理解不完全正确,但都是他们在反复诵读后自己独特的体验。

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方式比较,体验句式、修辞手法等的好处,进而学习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2. 教学生在想象中体验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体验才是丰富深切的。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句时,我就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象“小钱到处去找骨髓”这一画面,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体验。这样对“辗转”一词的理解,还有比这更生动,更真切的吗?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

学生一旦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就会对课文中所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道理,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创设情景的方法却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执教者声情并茂的语言,精美的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如《巨人的花园》的教学中,在升华体验的环节中,我利用图画创设了一个花园的情景,让学生拿着代表着自己的孩子图到花园来玩耍,当孩子蹦跳着上来贴图时,那开心的笑脸已让我们知道他们已经体验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而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和“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等历史资料与图片,并在配乐中用饱含激愤的语言导入课文,再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交流自己对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获得了更深的体验,为深入理解“中华不振”作出铺垫。

(四)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再现中体验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木偶的故事》、寓言《亡羊补牢》、历史故事《将相和》、文言文《伯牙绝弦》……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组织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如在《去年的小树》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验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一一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再如执教《伯牙绝弦》时,在深入文本,体悟“知音”的环节,我进行了角色模拟,体悟相知。课件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生分角色模拟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模拟朗读。这样学生对“相知”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样的扮演让课文中的画面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还能有更多的体验,更深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并树立超文本的语文观,积极沟通课本内外,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的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阅读中,吸收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在教的过程调动和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融入文本去体验,在体验中有所生成,语文学习的天地就会更广阔了。

[ 参 考 文 献 ]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体验阅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