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语言的理解与建构

2018-07-16 11:35谈春燕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阅读

摘 要:文學类文本阅读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占分比最大的一种题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这些题型为例子,培养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理解能力。本文从语言的含义、特点以及风格三个基础着手,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语言的理解与建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理解;语言构建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江苏地区语文卷子的重点,其中的散文和小说阅读是关键的构成部分。要想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则需要掌握这种作品的大体意义,并且提升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举例与反复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建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取得高分。

一、 从语言含义上进行理解和建构

不管是小说或者是散文,其都能够写事画人。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可以分成两种,主要是作品语言和人物语言两种。其中作品语言就是文本中相对关键和重要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整个文本的开头或者是结尾部分,一般是以过渡、总结或是引导的方式出现。从表达的方式上看通常呈现出的是一种抒情的感觉。但是不管其表达方式、出现位置怎样,其都能够传达出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情感或者是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文本进行大概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作品语言的含义进行掌握,以此加深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比如以下这段:

“多情之秋,不用盼望,明年,明年的明年还会在这里;也不用纪念,去年,去年的去年,怎么会离去?红叶让春花的来世提前,又让其前缘重现。百年乌柏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有将红叶高攀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韧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在这段语句中最后的两段话“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韧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这段语言就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对人一生的理解与看法,作者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树木和道路进行描述,以此来表达出要以怎样的态度去过好一生。通过这种理解和建构的方式,教师可以从文本中将这句话勾出来,让学生自己进行理解。人物语言则是文本中每个人说的话,不同人物有自己独有的经历与性格,不同背景经历与性格会让人物说话时呈现出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和散文相比,人物语言在小说中呈现的方式更加明显也更直接。人物语言的理解可以从人物的话语、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理解,进而对这个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解,这样就能够做好阅读题之后的一些解析类的问题。

二、 从语言特点上进行理解和建构

语言是对情感进行传递的一种物质性的表面,特点则是和其他有区别的个性化物质。而语言特点具有是指文本语言中呈现出的外在特点,其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型进行解答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语言特点的分析来进行理解和构建。语言特点的分析通常要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其中包含了句式、修辞以及语体等。不过在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时,也可以分成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建构。在对作品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时,需要在整体局面上对文本进行大概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语式,看修辞方式呈现出的效果,看语体口语化特点是否比较突出。比如在以下这段文本中: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

这段文本最突出的就是排比句式的运用,用“我怎么才能告诉他……怎么才能告诉他……怎么才能告诉他……”构成了整个语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强烈的表达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且对别人的那种误解表示了惋惜。文段中的梅花就好似作者日常接触的家人、朋友或是爱人一般,对梅花盛开的季节、对梅花的香味、颜色、形状等了如指掌。通过这种反复性的排比,可以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爱梅之心。而恰好是对这类语言的掌握和了解,才能够对整个文本的语言进行理解,以此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有就是人物语言的特点理解和分析,就以《平常的沈从文》这篇文章为例子,文本里面有一句“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这句话。通过对这段人物语言的理解,可以看出说话的人以非常婉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并且也体现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又非常含蓄地对侮辱他的人进行了讽刺。

三、 从语言风格上进行理解和建构

和语言特点相比,语言风格更多呈现的是在抽象基础上赏析语言的韵味,其注重的是一种差异性与独立性。在高中教材中有很多古诗都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比如陶渊明的朴素与怡然自得,李白的霸气以及李清照女性独有的情爱与缠绵,这些都是一个作品的风格。而文学类文本也是如此,虽然不能像古诗那样短短几句就能够表达,但是语言还是有自己的风格,例如清新自然、质朴华丽或者是简洁等,这些都是文学类文本的语言风格。

要对一个文本的语言风格进行理解与研究,则就要对写作的作者进行了解,要对其一贯的风格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中,作者的风格是难以掌握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小故事小散文作为例子,而这些文本的作者都不太出名。因此,在对这类题型进行解答的时候只有依据文本本身进行分析。就比如以下这段: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这段文本基本风格是朴素简洁的,从其中的“觉得”“这么嫩”以及“别在”等,这类词汇都和华丽、丰富沾不上边。通过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也能对整个文本的语言进行理解。

四、 结束语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十分重要的题型,在解答过程中要对语言进行理解和构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的风格和特点基础上进行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克章.文学类文本“语言”考查角度及应对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旬刊,2014:119-121.

[2]杨帆.文学类文本阅读设题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学研究,2017(5):47-49.

作者简介:谈春燕,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中化学的基本教学方法:阅读、实验与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探索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