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教程,促使小学生培养创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展开实质性的教学,从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兴趣;小组合作;规范操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关注度不够,一般采用“填鸭式”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等因素,很难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因此,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 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性极强的阶段,很难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听讲。因此,当代科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心里出发,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相应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玩游戏比较感兴趣,那么科学教师针对这一特性展开科学教学,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良好氛围。例如在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安排全班同学做一个才艺展示的游戏,如果同学有特殊的才艺可以把学校里的音乐器材借来用用,给大家展现不一样的才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此时课堂里传出学生们唱歌声;有学生敲打架子鼓的声音;还有学生弹奏吉他的声音,学生们陶醉在欢快的音乐当中。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认真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回答:“一个东西碰到另一个东西,就会发出声音。”教师再表扬这名同学:“非常棒,观察得非常仔细。那我们刚才唱的歌非常好听,这个声音是没有和别的物体相碰撞的,这有怎么解释呢!”学生们都在认真思索着,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与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们:“摸着自己的声带说话试一试,那是什么感觉?我们利用鼓棒敲打架子鼓的时候,手指弹奏琴弦的时候都会发出声音,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學生们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利用小学生玩游戏的特性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通过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 倡导小组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当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学生性格比较独立、自私,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心理学家林格伦曾说:“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比如在《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观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教师安排四人一组进行观察,要求小组的成员协商安排其各自的职责。通过小组协商,探讨出一个合理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应结果。其中一个小组安排第一名同学挖取土壤,放入在收集器里,第二名同学在一旁仔细观察操作的全过程,以免有误差产生,第三名同学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实验结果,最后一名同学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四名同学各司其职,在操作中虽然产生过分歧,经过交流与分析,小组成员达成一致。随后,各个小组经过讨论,争先恐后的证明自己的实验操作是最棒的,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水,有的证明土壤里有蚂蚁,还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空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们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着教师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集体意识,保障了科学教学质量。
三、 追求规范性操作,养成精细习惯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实验器材产生浓厚兴趣,将教师的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耽误了学生的实验进程。有的学生虽然听清了教师的实验步骤,但是具体操作过程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的进行操作,非常随意,甚至影响了实验结果。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教学活动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科学操作,了解食用油和蜂蜜倒入水中的具体现象。此时,教师分别拿出盛有食用油、蜂蜜、清水的三个试管以及两个烧杯。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首先把试管里的水倒入两个烧杯中,之后把盛有食用油和蜂蜜的试管分别倒入这两个烧杯中。随后,学生们发现食用油倒入水中,会出现食用油附在水面的现象,把蜂蜜倒入水中,会出现蜂蜜在水中慢慢下沉的想象。然而其中一名学生由于没有仔细听讲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没有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误把食用油倒入了蜂蜜中,出现了两个不同液体慢慢融合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求规范性操作不仅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养成精细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的各个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总体而言,教师要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教学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精练”出适合小学生的优质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科学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科学高效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妙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
[2]丁正吉.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作者简介:陈伟光,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