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我校发端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坚守百年“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办学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旗帜鲜明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枚纽扣,并由此撬动儿童的整体发展,通过理论构建、目标细化、课程优化、课堂改造、系统评价、机制创新等,建构并实践了成志教育系统育人模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小学阶段落地生根,我们重点思考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从观念到实践,在一所小学有哪些路径?针对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遍面临的“没有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不理想;没有从整体上落实立德树人,重知识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科轻活动;立德树人缺乏有效途径”等问题,学校如何结合百年办学传统与现状、学生特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具体路径,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二是这些路径如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立德树人的落地生根要从儿童的发展出发。今天儿童处在价值多元与新技术包围中,学校如何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节律,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独特个性发展需要,并边
“探路”边实现效果的自我检验,进而建立相关标准,这是立德树人落实效果的关键依据。
三是经过学校实践检验的路径,如何上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育人模式?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如何形成可推广的思想、策略、方法以及可操作的成套的教育产品,将具有本土性的成果提炼成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模式样本,这是丰富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内容。
成志教育的理论构建
成志教育中的“志”,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依据百年成志学校的文化品格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含义有三:理想与抱负、意志与品质、实践与行动。“成”,遵循儿童小学六年身心发展规律,从呵护兴趣到培养乐趣、再到激励志趣的过程和结果,体现方向性、动态性、教育性。
成志教育聚焦立德树人,结合学校百年办学传统,确立“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的教育哲学、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教育使命,引导儿童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国家价值的有机统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即以成志为纲,尊重儿童天资与性情,培育其理想与抱负,石氏砺其意志与行动,构建横向优化学科育人的“1+X课程”、纵向遵循儿童身心规律的年段三进阶,横纵联合形成主题课程群、儿童内生机制、自我激励评价的系统育人模式。
价值取向成为立德树人贯彻到成志教育全过程、全要素的指南针和重要纽带。
价值性,指向主题体认,以成志主题引领,实现从知识学习到价值体认。挑战性,指向深度获得,以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兴趣,使之成为学生持续研究、深度获得的牵引带。周期性,指向长效发展,加强连续性,通过关联性的深度探究与实践,形成学生整体发展的长效机制。融合性,指向整体效应,通过学科融合与生活和技术链接,课内外一体,发挥系统育人效应。
成志教育将立德树人落实、落细、落小,关键的一环需要具化的教育目标,具体如右图。
细化的育人目标,形成“一说一歌一口诀”的系统化儿童话语表达。如师生创作的《成志少年说》《我爱运动歌》《成志养成三字口诀歌》等。
成志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了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規律;提供了儿童个性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的教育路径;找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理论与实践样本;拓宽了学校教育传承传统与面向未来的育人视野。
成志教育的系统实施
1.横向联动:优质落实学科育人的“1+X课程”
“1+X课程”的“1”是优质落实的国家基础课程;“X”是由“1”创生的儿童个性课程(含学校、年段、个体个性课程);“+”指两者互动结构。“1+X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更高效优质地落实国家课程。
“1+X课程”学科内知识有机联系,学科与生活、学科与科技联通,充分挖掘各学科育人独特价值,发挥合力育人的功能。从学习动力系统到打通儿童实践活动的学习场域,激活儿童内动力,培养学习意志,形成关键能力。
(1)触发儿童学习的四个动力系统。从学习目标与儿童的实际获得出发,确定学科配套的细化标准《质量目标指南》、学科助学《乐学手册》。问题激发学习志趣,情境调动情感,工具撬动深度思辨,平台互动体验成功乐趣。四个动力内在联动,共同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问题驱动,把学习内容的原生价值与学生学习的需求点和生长点链接,形成驱动学生好奇与内生力的主问题、问题链或问题组,激发学习的志趣。如《牛郎织女》以学生质疑作为课堂生成问题链,感受美满。《蝉与质数》将难理解的质数概念与生活问题整合,加深“物竞天择”的理解。
情境调动,由一个大概念或主问题作为情境贯穿学习全过程。学生自始至终浸润其中,全身心投人,在一个大情境主线上不断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系统带动思维提升、情感发展,拥有为志向而学的激情。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升国旗》,通过升国旗图片、视频等工具将学生带人升国旗情境,链接生活经验模拟升国旗情境,深刻体悟升国旗的庄严感与仪式感。
工具撬动,以运用工具为脚手架,多感官协同,学习内隐思维外显化,个体学程可视化。教师准确把握不同类别学生学习的需求,切中学生学情的起点,撬动学习难点、卡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如《神笔马良》利用插图、时间轴等工具搭建情节桥梁,撬动儿童深度体验、思维发展,体会马良的善良、勇敢。
平台互动,将分散、隐藏的个体化独到见解、信息资料、问题反馈等,通过建立平等互动机制,达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合作,实现多向互动。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张扬个性特长、集中群体智慧,聚焦问题的解决,体验成功的乐趣。如《皇帝的新装》整合语文、英语、美术、音乐以及信息技术等资源,通过对比阅读、戏剧表演等,多维度理解回到事情本身主题。
(2)涵育实践活动的四种类型。用生动活泼、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按照年段三进阶实施,提升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意识和能力。开发系列配套的《成志少年实践活动实施纲要》《成志少年实践活动目标指南》以及《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手册》。
文化考察,启程年段以“百年童心,百年成志”为主题的参观学习,侧重了解百年校史、清华风物、清华成志榜样,感悟刚毅坚卓的精神;知行年段以“知国史、育志向”为主题的清华园、圆明园、颐和园的三园实践体验,侧重学习中国历史、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修远年段以“寻红色记忆、探改革之路”为主题的研学探究,侧重了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学生一生成长树立正确价值观。
公益服务,启程年段以奉献爱心为主,用捐助等形式初步体验助人为乐;知行年段以社区服务为主,用手拉手等形式将善心转化为善行;修远年段以关注社会为主,用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尝试解决简单社会生活问题。
创意与制作,启程年段通过“模型搭建”“中华传统游戏”激发儿童创造兴趣;知行年段通过“振宁童创头脑风暴”“振宁实践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远年段通过“创客微论坛”“智能编程秀”,增强社会参与的责任意识。
情境体验,分为仪式和生涯情境体验两大类。仪式情境体验主要有传统节日吟诵、每周“4+1”升国旗、开学典礼等。如开学典礼:击鼓明志——走成志大路——成志榜样演讲——共写成志目标卡——校长开学第一课——师生集体宣誓,体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涯情境体验类,通过启程年段课本剧、知行年段校园剧、修远年段校史剧,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感受历史人物伟大人格。
2.纵向贯通,搭建符合儿童身心规律的“启程-知行-修远”年段三进阶
把成志教育目标整体浸润在小学六年,低中高三个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形成《学段衔接实用手册》。
启程年段基础牢,呵护兴趣。依据儿童处于不稳定活跃期、兴趣多样、随意等特点,尊重其“天资与性情”,发现禀赋,适性扬才,实现言行得体、协商互动的年段进阶目标。通过“入队课程”播种红色梦想、整合情境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乐学嘉年华”激发兴趣。
知行年段腰杆硬,培养乐趣。针对儿童生理差异的优势渐渐持平、能力差异开始显现、身心处于
“U”型底部发展期的特点,强调知行合一,石氏砺其意志与行动,实现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年段进阶目标。通过“升段典礼”“十岁天空集体生日仪式”,认识自我与集体、社会的基本关系,初步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修远年段起点高,激励志趣。关注学生身心处于第二发展期,培育理想与抱负,实现勇于担当、尊重感恩的进阶目标。通过“中华文化与清华历史宣讲”“毕业成长六年报告仪式”,推动其带着成志梦想继续出发。
3.横纵联合,形成以经典阅读与成志人物为轴线的主题课程群
以儿童成志的精神价值为引领,把学习内容与实施路径横纵打通。横向打通学科壁垒,形成整合,让儿童学习有多维选择;纵向打通学段,形成衔接,使儿童成志过程逐步攀升。以学校12年来的实践为例,如表2。
如2017年走进成志榜样苏东坡,以“逆境中的坚持”为主题,以苏东坡经典作品为轴线,由学科内年段进阶深度打底,各学段跨学科整合,主题实践活动、儿童个性课程,共同形成持续的、链条式的学习,如表1。
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及横纵联合,改变了学习生态,提供全方位、结构化学习场域,完成了学习空间的三个改造。连通物理空间:项目学习、小课题研究,打破教室的壁垒,学生跨年级、跨学科走班学习,发挥教与学空间功能最大化;丰富学习关系:学段互助课程等,把兴趣相同、年龄与性别不同的学生混龄编班组合,同伴互育;搭建虚拟学习空间:自创学校互联网学校、智慧主题阅读平台、爱学堂等个性化学习供给。
指向成长需求、个性发展的儿童内生机制
1.儿童全程参与课程建设
儿童参与学校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尝试自创课程,赋权增能。儿童针对学校各类问卷与咨询,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成长需求,对学校的X课程设置与开发提出建议。儿童全程参与“X”课程,撬动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形成6类多层次的60多门自选课程。
以学生体育的9项自主选修项目为例,学生全程参与,丰富且推进了体育作为核心课程的优质落实,弘扬“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传统,如表3。
学生自主申报、设计、展示,将兴趣转为课程的资源,形成儿童自创课程,包括个人三分钟演讲、班级微社团、学校水木秀场。如水木秀场,连续举办175期,累計参与4000多人次,涌现出大批科学小院士、体育小健将、艺术之星等,激活了学生未来成志的创造性和可能性。
2.儿童参与学校项目建设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问题解决的项目中,在参与、决策过程中体现学生群体的意志和心声,形成三个梯度的儿童参与管理方式。儿童参与机制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对儿童人格尊严的尊重,同时也让学生在担当中获得自主发展、主动构建的自我意识。
3.儿童参与学校的“三协同机制”
从课堂和管理中生发,学生的话语权不断延伸,形成了既有儿童导向,又有儿童参与的文化浸育、家校共育、环境美育三协同共育机制,始终关注儿童成志的诉求和表达,始终坚持儿童价值塑造的核心追求。
参与文化浸育,编制《成志教育办学行动纲领》;每年由少先队大队委组织“马约翰体育节”“成志榜样经典阅读月”等系列活动;用儿童自己可接受、可视化、可操作的《成志养成教育三三口诀》以及
“微笑、感谢、赞美三张名片”形成良好习惯。
参与环境美育,与教师一起将学校建成成志博物馆,共同参与命名学校7座主体建筑、20余处校园景观。校园内各个角落布满学生自创作品,让校园环境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
参与家校共育,儿童在家校学习共同体、家校沟通日、亲子共学日、周末亲子阅读等活动中,带动家庭价值认同,每年评选出“十大成志好家风”,传播榜样家庭故事,实现家校共育的同频共振。
“过程数据+关键事件+榜样引领”的自我激励评价
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评价体系,既有基于学业标准的阶段性量化评价,也有学生自主对成长中的重要经历的质性描述,还有让自己成为他人榜样的激励性评价。
1.跟踪个体成长的过程数据分析
构建学业发展、品格养成、体质健康的个性化数据分析系统。横向一体,覆盖全维度,建立每学期、每年度阶段性数据库;纵向追踪,对学生进行年段三进阶个体成长轨迹描述。将各评价系统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诊断,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分析报告,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与进一步规划。
2.自主记录成长的关键事件
学生采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性的图片影像等方式,从课堂学习、行为习惯、主题活动等方面,对其关键事件进行自主记录与评价,形成电子档案,定期反馈展示,主动勾勒成长“图谱”,实现自我发现与超越。
3.让自己成为他人的成志榜样
在经典阅读中对标榜样,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榜样,激发自我成长。通过自身成长APP记录、“我是成志升旗手”“成志目标小达人”“十大卓越、百位榜样、千名专项”评选等,利用校刊、水木童心电视台等平台,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激励自我成为他人的榜样。
成志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呈现出体魄健康、心态积极、志向高远、学业优秀、习惯优良等特点;教师自觉成志,呈现敬业、博爱、儒雅的职业样态;学校形成育人共同体,获得国内外教育界的认可和实践推广;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物化成果,为基础教育提供了立德树人的实践样本。顾明远认为:“成志教育是小学阶段践行立德树人要求的可贵探索,是学校办学文化的百年传承,是中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实践创新和办学思想创新。”
未来我们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对育人效果进行持续跟踪,累积过程数据,促进育人实践纵深发展;将实践层面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提炼,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育人模式;推广经验,扩大辐射,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