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颖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脾胃肝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7)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WHO将肝硬化腹水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1]。据统计,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发生腹水的概率为50%~70%,5年内死亡率接近50%[2]。由于多数肝硬化腹水患者确诊时已有明显的肝功能障碍,除存在肝功能系统性疾病外,还极易诱发肝肾综合征﹑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3]。本研究在西医基础上联合附子理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共82例,均为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4~68岁,平均(50.4±3.5)岁;病程1~8年,平均(4.3±0.68)年。实验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3~68岁,平均(51.2±3.2)岁;病程1~7年,平均(4.1±0.5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肝硬化腹水诊治进展-2012版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介绍》关于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中医脾肾阳虚证参照2011年《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30岁;③无肝癌﹑上消化道出血及结核性腹膜炎等并发症;③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近期服用中药制剂,合并肝肾等系统疾病,系心源性或肾源性引起的腹水等。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保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持续2周。采用卧床休息﹑限盐饮食。血钠126~135mmol/L,血肌酐正常,继续利尿剂治疗,观察血电解质,不需限水;血钠121~125mmol/L,血肌酐正常,谨慎使用利尿剂治疗;血钠121~125mmol/L,血肌酐升高(>150μmol/L或>120μmol/L并且仍在升高),停止利尿剂,并给予扩容治疗;血Na+≤120mmol/L,停止利尿剂。大量或顽固性腹水连续大量腹穿放液(4~6L/d)加补充白蛋白(8g/1L腹水),必要时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使继发性的RAA系统活性下降,增加钠排泄。有感染者使用诺氟沙星400mg/d或者环丙沙星500mg/d。
实验组加用附子理苓汤加减治疗。药用附子6g,党参18g,干姜12g,白术12g,黄芪12g,山药12g,鹿角片6g,茯苓18g,泽泻12g,肉桂9g,甘草6g。1000mL水煎至400mL,分两次温服,日1剂。
两组均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后3d﹑7d分别抽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值,观察腹水变化。观察比较治疗后2周胸围﹑尿量变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值变化。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效:腹胀﹑腹水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每日平均尿量增加500mL以上,下肢水肿消失。有效:腹胀有所减轻,腹水减少,每日平均尿量增加。无效:腹胀症状无改善,每日平均尿量未增加,腹水未消退,或一过性减少又迅速恢复原有状态。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3天﹑7天后血清白蛋白比较 (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3天﹑7天后血清白蛋白比较 (g/L,)
组别 例 血清白蛋白值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实验组 4226.4+2.728.2+2.533.4+3.0对照组 4026.1+2.426.1+3.028.7+3.2 t 0.054 1.512 2.373 P>0.05 >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后2周腹围﹑24h尿量比较。实验组腹围(60.2±4.7)cm﹑24h尿量(2742.8±266.2)mL。对照组分别为(73.3±5.1)cm﹑(1952.2±30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肝硬化为常见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广泛性坏死﹑肝脏结构破坏[4]。肝硬化前期正常细胞会出现代偿反应,能暂时维持肝脏功能,一旦病情继续进展,当正常的肝脏组织不能完全代偿,则会发生肝硬化腹水,即意味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如不及时阻止,则预后普遍较差。西医多采用利尿﹑护肝﹑补充蛋白等方法,病情容易反复[5]。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记载有“臌胀,色苍黄,腹筋起”的描述。关于其病因,多认为与饮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等有关,病机则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及其虚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病日久致气滞血瘀,经脉失调,日久及肾,肾阳亏虚,无以温煦脾土,遂呈脾肾阳虚之水停证。治以温阳利水,辅以益气活血﹑行气利水[6]。附子理苓汤方中附子温补脾肾,以助阳气[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强心﹑抗炎﹑消肿等作用;干姜温阳散寒,以助运化;党参﹑白术可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升清降浊。党参﹑黄芪合用则增强益气健脾﹑除湿消肿﹑升清降浊的功效[8]。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可增加细胞 内R N A的含量,抑制核搪核酸酶活性,从而促进蛋白质合成。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更利于有效改善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腹围及24h尿量,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