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8-07-10 02:17龚美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龚美秀

(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福建南平354200)

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女性产后一旦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产后的生活质量[1]。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关注越来越多[2]。产科临床认为对于女性在产后进行有效地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是改善其产后盆底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女性产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临床进一步研究指出,在女性实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期间,配合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一项提高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4]。本文以下就对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内的初产妇110例,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5例患者,年龄 23-34岁,平均年龄(27.5±2.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0.7)周;新生儿体重 2.2-4.1kg,平均体重(3.1±0.3)kg;包含 36 例自然分娩产妇和29例剖宫产产妇。对照组55例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1±2.3)岁;孕周 37-42周,平均孕周(39.4±0.8)周;新生儿体重 2.3-4.2kg,平均体重(3.3±0.5)kg;包含38例自然分娩产妇和27例剖宫产产妇。两组之间的各项基础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且该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组内研究对象也均了解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护理,及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盆底恢复训练,宣传盆底恢复健康知识,日常饮食指导,产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避免劳累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干预基础上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 盆底肌情况评估 在对患者实施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前,要首先通过患者的阴道收缩压和盆底肌力情况对其盆底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盆底肌情况,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然后据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

1.2.2 康复训练护理 首先要向患者介绍整个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使其充分认识到实施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其康复训练的配合度。其次由专业的康复训练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再次指导患者正确的实施提肛训练,提肛训练开始时指导患者正确提肛,然后维持3s时间,慢慢进行放松,以此反复进行练习,每次的锻炼时间保持在15-30min左右,每日锻炼次数保持在2-3次[5]。同时要告知患者在进行提肛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锻炼时间、锻炼速度和锻炼强度。然后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阴道哑铃训练,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阴道哑铃。然后指导患者采取蹲位或仰卧位将阴道哑铃插入阴道内,然后收缩阴道肌肉并站立。如果在站立后阴道哑铃没有滑落则指导患者进行下蹲、上楼、下楼,搬重物等练习,每次的练习时间保持在10-20min左右即可[6]。

1.2.3 健康教育 首先向患者介绍分娩对盆底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危害等,使其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向患者介绍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大致情况,让患者对盆底功能康复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缓解其紧张心理。最后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盆底功能康复训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盆底肌力指标数据以(±s)表示,使用t检验;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盆底肌力分级数据、尿失禁和盆腔脱垂发生率数据均以(%)表示,实施卡方检验;数据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平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盆底肌力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地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地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地I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地I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等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数据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数据如表2。

2.3 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盆腔脱垂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数据如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盆底肌力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盆底肌力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值P值4.28+0.55 3.45±0.51 7.585<0.05盆地I类肌纤维肌电压7.97±1.55 6.56±1.30 4.903<0.05盆地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0.01±0.01-0.05±0.04 6.789<0.05盆地II类肌纤维肌电压8.25±1.74 7.09±1.22 4.702<0.05盆地I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0.01±0.01 0.04±0.05 4.213<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盆腔脱垂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妊娠及分娩是女性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在这一时期其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其盆底结缔组织代谢也随之发生改变,加之受到分娩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脱垂等问题[7]。因此,重视产妇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于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8]。

常规的康复护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把训练方法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导致单纯的常规康复护理效果较差[9]。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则是将具体的康复训练付于临床实践,使患者在产后得到全方位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从而显著地提升了患者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10]。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实施了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在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I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I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等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其盆底肌力分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均表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配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避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的尿失禁和盆腔脱垂发生率。

[1] 吴兰.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5):145-147.

[2] 黎佔芳.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所致便秘产妇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3):3548-3550.

[3] 小伍,刘芳芳,苏娇.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状况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41-43.

[4] 刘鹏,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05):507-510.

[5] 赵松岩,黄东国,李凡,等.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287-5289.

[6] 王凤臣.护理干预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2493-2494.

[7] 江江,彭娟,董旭东.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9):1835-1837.

[8] 张锦兰.护理干预在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1):234-235.

[9] Kahyaoglu Sut H,Balkanli Kaplan P.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on pelvic floor muscle activity and voiding function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 [J].Neurourol Urodyn,2016,35(03):417-422.

[10] 郑映红.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S2):868-868.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