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 要]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在课前预习期间,学生必须重视课前预习。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好预习,让学生在阅读前了解如何有效掌握语文,课前预习做好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有了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学生们;习惯;课堂效率;高效
一、小学前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们通过预习自主阅读课文。开动脑筋,获得理解,当讨论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小学的课前预习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技能,通过预览,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的缩短差距,可以让他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和勇敢,也可以让孩子探索一条学习之路,积累一些好的自学方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激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好指南。学生只有对预习活动感了兴趣,才可以使预习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小学生具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在预习中过程中,他们应该适当利用比赛形式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完成《植物妈妈有办法》的预习后,学生通过预习,学会了许多植物传播种子的途径。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在课堂上开展了“植物传播方法知多少的擂台赛”。全班学生共分为8个组。在擂台赛开始时,每个小组都纷纷解释自己小组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根据他们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和表扬,并奖励小礼物。学生们尝到了预习的甜头,对预习的兴趣就更大了。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并且逐渐培养了预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其自学能力和水平也相应较弱,特别是在预习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步骤。因此,教师需要引导相应的方法让学生遵循科学合理的预习工作程序。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小柳树与小枣树》,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更合理的任务来指导他们进行预习。在本文中,学生要先标记自然段,然后朗读课文三遍,圈出里面的生词,自己查字典去注音。其次,对于课后词语也要熟读,对生词更要多看。最后,根据新学的词语,进行组词训练、笔画训练等。根据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有一个基本的方向。知道预习怎么做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质量。
3.考试评估,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考核评估是关键步骤,它可以保证预习工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评价情况改进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正常情况下,检验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口头测试,这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七颗钻石》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文章中水罐经历了几种变化?”以测试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种是笔试,笔试考核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预习考试评价方式,通常根据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行检测,在开课前教师可以采用生字词听写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字词音形的预习情况,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节课程时,其中厨:chu、套:tao、猬:wei、畜:chu、窜cuan等,在评估学生书面情况时,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字词信息内容上。
4.注重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持序情况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教师还必须遵循小学生预习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开始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内预习。这时,老师要有具体的指示。他们应该教给学生如何预习,仔细安排预习步骤,并跟随学生一步一步的指导。对学生表现良好的,及时给于肯定。要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要让他们及时纠正,认真小结;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习方法,预习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指导和检查最后,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后,可以在课外安排预习了。
总之,预习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它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有很大的影响。只教师只有注重课前预习和精心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預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2]顾华丽.浅议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存在的误区[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9):4.
[3]李学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