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姣
批评,既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方式,又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手段。然而,如果批评使用得不好,会使人难堪,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导致破坏性的后果。在对学生进行正常批评教育的同时,应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平常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善于把握“火候”,做到因人而异,节度适宜,使批评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这在方法上老师有讲究的。
近几年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如何提高批评效果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个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批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事不对人
矛盾一旦出现,作为班主任应本着“论事不论人”的原则来处理矛盾,因为针对具体某人来说,会使对方心理压力增大。况且,不少班主任一气之下,常常是挖苦、讽刺。这样做,班主任一方似乎是“解气”了,但学生一方情绪尚不稳定,脑细胞处于亢奋状态,往往会使矛盾激化或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增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分离因素。要是论事不论人,回旋余地比较大,因为对于某件事,当事者可做,其他的人同样也可能做出。论事不论人,就不会发生正面冲突,便于问题得到解决。例如,某生上课顶撞了任课教师,找到班主任,班主任就应迅速反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不应该把这个学生以往的表现牵扯出来,弄得不可开交。
二、有的放矢,“因人、因事”进行批评
批评有针对性,收效才会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的空,一般学生既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上,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在批评学生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情绪状态及承受能力而定。如必须当场提出批评的,应及时批评;事态不严重的,事后提醒;学生已认识个人的错误,且处于自责状态的,用委婉的语气批评或事后批评;学生自认有理,且处于抵触情绪强烈时,避开正面严厉批评。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适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增添信心。
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情真意切
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实际上批评也是爱。人都是有自尊的,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尊或虚荣就更强。当我们当众发现学生的某种错误的言行和举动,或者由学生举报经过自己详细了解证实某生确有错误的时候,不宜在班会或公开的场合批评,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会令他们感到难堪,以致自惭形秽,甚至导致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消沉下去。感情真挚的批评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切忌故作姿态,冷嘲热讽,甚至恶语伤人,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我们面对的还是孩子,是脆弱、敏感易伤害的心灵。因此我们的批评应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是激励、鞭策,而不是打击、贬损;是维护人格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冷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如果说是恨,那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恨,而不是憎恨,只有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四、态度诚恳、实事求是
批评学生,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能因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触动,丢了面子,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进行挖苦、讽刺。批评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毛泽东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同样道理,教师批评学生,评价也要客观,对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并帮助学生找出改进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
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每个人的修养、审美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一样,对待问题的认识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批评学生时既不应千篇一律,又不能利用强制手段压服。应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对症下药、进行诱导。不能让学生在心目中把批评视为一种惩罚,持着“坚持便是胜利的信念”,乃至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即愤怒、报复、怨恨、害怕、说谎、缄默不语等,这样会适得其反。
六、剛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学生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常常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对女生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待这些学生,在批评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亚科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说,涵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更好。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批评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有些学者也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尊严。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要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相信在全体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成长会更健康,祖国的花朵开放得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