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
摘 要:当前,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教师都在思考有效教学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然而,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因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题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低段;审题能力;培养
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特别重要。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审题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还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也很认真,老师和学生对学习效果都感觉满意。可做作业、考试时却出现不少的错误。学生常常后悔:“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老师抱怨:“这么简单的题,孩子们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和部分老师常常把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归结为不认真,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孩子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但是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背后暴露的正是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的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借此机会,我针对学生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审题中常见的列式“错误”
对于识字不多、理解能力又有限的低年级学生,解决全文字叙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那些逆向思考的问题,常常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典型案例:李浩买来11颗糖,吃掉一些后,还剩下7颗,吃掉几颗糖?列式:11-4=7。低年级学生往往习惯于顺向思维,当题目的叙述顺序与事情的发展顺序相反时,由于缺少“阅读理解”的能力,就出现了将要求的问题“吃掉几颗”放在等号的左边这类现象。
皮亚杰指出:儿童思维的可逆性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通过把“预见”与“回顾”这两种认知活动联系起来,并使之融合为一个单一活动而形成的。上述案例中,顺向思维习惯左右着孩子们的列式思考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概括的基础,它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不同问题的一组题目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感悟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二、审题中听觉优于视觉的“理解”
刚入学的学生大多已经会数、会读20以内各数。而对于数概念的认知情况,笔者认为学生“未必清楚”,如基数、序数概念的区分。因为根据先前的教学经验,学生解答与“几个和第几个”相关的题目时,总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同样的指导语,小学生的听觉对语言指令的反应要比视觉更为灵敏、准确。即听觉理解优于视觉理解。听到教师的口头指令,学生能够清晰地辨别几个和第几个,而面对一大堆文字,要先审题再解答时,就搞不清楚了。
阅读是审题的先导,对于小学生来说也该如此。因此,可以在数学课中开展适当的读题训练。读题要逐字逐句,反复仔细,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读得好(有表情,关键词句应加重语气),读得懂(知道情节及数量关系)。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先聽同伴读再自己读、先出声读再听别人读、先默读再听别人读最后自己读等方式,层层深入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审题的能力。
三、审题中隐性条件的“发现”
课改后的小一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情况,大量的图片出现在教材中。但是图片不只是简单的插图性质,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在其中,数学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看起数学书来相当吃力,甚至根本看不懂。我们经常在课堂上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做“解决问题”一类的题目时,不会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会使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当老师将题目内容或获取的信息进行组合、提炼,排除剩余条件后开始叙述,学生多数就会根据条件问题进行解答了。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在经过语文学科训练后,对直观有条理的文字,也就是文本阅读有一定理解分析能力,而缺乏数学学科对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进行处理后应有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为主,事物的表面形象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但对于事物存在的一定内在联系往往会忽视或敏感度不高。我们知道,数学审题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审清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对这种具有抽象性关系的解读,恰恰并不是小学生认识特点中所擅长的,这为学生正确审题造成了一定困难。学生在读题时,经常是贪图速度,囫囵吞枣,对题目是一知半解。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总人数包括“原来”的小朋友和“又来”的小朋友两部分。通过画图,把隐藏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了读题中的难点。
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只有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