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臻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钾含量的摄入以及排出会处于平衡的状态中,而且体内90%的钾离子都是由肾脏排出的,如果钾离子的摄入量不足或者是排出量增加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而比较常见的钾离子缺乏是由于利尿剂的使用造成的。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对低钾血症的急诊治疗以及临床救治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82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治疗办法进行总结,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43.8±3.6)岁。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其基础疾病主要有甲亢、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上呼吸道感染、肿瘤、急性胃肠炎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不同程度的乏力、软弱、肌无力等。
对低钾血症的患者首先应该积极的寻找诱发原因,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控制,控制诱发因素的同时对患者的低钾血症的情况进行治疗,根据严重的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轻度的患者,应该嘱咐其多食用含钾量丰富食物,并且将10%的氯化钾进行口服,每天使用剂量为30~60 mL,将其分3次服用。也可以选择枸橼酸钾进行治疗。中度患者需要静脉补钾治疗,对于低钾血症伴有酸中毒的患者,应该将31.5%的谷氨酸钾也20 mL和5%的500 mL的葡萄糖液进行融合实施静滴,不宜采用氯化钾治疗。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检验分别采用t、x2进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诱发病因治疗后,静脉或口服补充钾治疗,82例患者中有80例经过治疗好转,死亡了2例,其好转率为97.56%,死亡的2例患者都属于肿瘤晚期导致的全身脏器衰竭而死,治疗过程中出现了2例低钾血症,1例碱中毒,对其采用补钙以及纠正碱治疗患者额的症状得到好转。80例患者都治愈出院。见表1。
表1 分析低钾血患者的治疗效果(n,%)
日常生活中,正常饮食的钾含量会满足人体的所需,因此日常只要正常进食,就不会出现缺钾的现象。而低钾血症的发生主要是患者发生过昏迷、消化道梗阻、大型手术后禁食等使得钾含量摄入不足导致的。如果患者确诊是由于摄入的钾含量不足而出现了低钾血症,那就应该在治疗时首先对身体内的钾缺乏程度进行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低钾血症的发生还会由于体内的钾含量排出过多而引发,成人中失钾的重要原因是经肾失钾,例如患者常期的使用利尿类的药物导致的。
比较常见的低钾血症患者,其体内的缺钾程度是由缺钾发生后的速度以及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决定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肌肉系统发生了无力的现象,心血管系统失常,泌尿系统受损,内分泌代谢系统衰竭,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等。在治疗时首先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血钾浓度下降,血PH值、L等在正常的高限或者是比7.45大时,而钠离子浓度的正常值比135 mmol/L低,表示患者存在低钾血症。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化验,心电图检查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钾治疗后,症状就会得到改善。临床上出现低钾血症也可能是药物导致的,有研究资料显示,林可霉素和肾小管受体之间的酸性磷脂相结合,会使细胞膜磷脂的代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细胞膜对阳离子(钾)的通透性,最终导致了钾离子的排出量增多。常见的卫生机构中使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林可霉素、葡萄糖,而这些药物都会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在治疗计基础疾病的同时,应该注意钾的合理补充,定期对患者的血钾浓度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降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低钾血症的引发因素比较多,在急诊治疗时应该对其原发疾病积极的救治,排除诱发的原因,并且对患者低钾血症的程度选择合理的补钾措施,对身体的酸碱平衡度进行纠正,同时进行补钙治疗。
[1] 邹晓昭,赵铁夫.低钾血症77例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05):369-372.
[2] 赵秋波.低钾血症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1):141-142.
[3] 刘红艳,谷伟军.低钾血症与内分泌性疾病的探讨[J].药品评价,2016,13(09):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