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2018-07-05 15:18顾玲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摘要]文章基于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通过引入教育生态理论全面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生态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希望借此为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思路,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顾玲(1978- ),女,上海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上海 200042)

[课题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教育多元化改革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EL162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0-007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作为一项牵涉多方、影响巨大的综合性工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既需要院校自身在发展规划、师资建设、课程设计以及考评体系等方面的提升,又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方参与主体的全面协作。本文正是基于教育生态理论视角,全面阐释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理论概述

教育生态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与教育理论相融合的产物。所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理论,顾名思义,就是用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之相关并对其产生推动、制约、调控等相关作用的元素都可以笼统地称为生态因子,如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院校等。这些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从宏观层面分析,生态因子包括外部和内部两种类型。这些因子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参与数量、力度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具体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包含的生态因子可以划分为“宏生境”和“微生境”两大类。其中每一个大的生态因子种类内部又包含了下一级别的微观生态因子,如“宏生境”包括社会因子、企业因子和政策因子等,“微生境”包括制度因子、资源因子、课程因子和机构因子等。换言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持续性、跨越式发展,需将内外两方面生态因子中的有效部分加以整合形成合力,如借助政府相应政策,依靠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的各种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脚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开放性。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打破了课堂内外的限制,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平台,并且更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类型的开放性。此外,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突破了高职院校内部原有的常规教育活动范围,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宏观产业政策走向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开放性。其二,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已不再是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寡,而是学生能否将创新意识顺利转化为创业实践,并成功孵化、不断发展。基于此,為了让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无论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还是产学研平台的构建,都离不开师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三,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思维、理念的完美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融合,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性的重要体现。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按照教育生态理论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教育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但在现实中,“宏生境”“微生境”因子的作用往往未能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生境”因子不能充分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重因子的共同作用,但当前时期,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都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遇,未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体制机制。究其原因:其一,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而且即便出台了激励措施,也往往面临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难以落到实处的尴尬处境。很多行业企业想参与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但很多时候在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中错过了最佳时机。此外,受财政资金不足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和配套经费的投入上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正常开展。其二,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热情”,没有实质性行动。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企业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限于激励措施和配套政策的不健全,很多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即便少数企业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念头,也大都因政策原因搁置。其三,全社会范围内缺乏统一的机构(或部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调配。创业项目的落地依赖于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而因受制于资金筹措困难、资源开发不利、配套政策支持不够等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被迫放缓了脚步。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确保其完善、健康地运转,建立一个能统筹协调、发挥资源最大化的机构(或部门)尤为重要。

(二)“微生境”因子作用发挥不够

按照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高职院校作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其自身作用的发挥不仅事关学生创业热情的激发和创业技能的提升,还关系到系统其他因子作用的发挥,换言之,高职院校内部“微生境”因子作用的发挥成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优化以及未来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微生境”因子作用的发挥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定位不够清晰。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创业谋生的技能,是辅助就业的一种手段,而没有意识到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这种功利化的思想直接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处境。其二,部分高职院校尚未构建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庸。创新创业教育想取得实效,绝非开设几门简单的选修课这般简单,而是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但很多高职院校在这一点上还存在较大缺陷,致使效能无法体现。其三,高职院校缺乏专职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导师学科背景都相对单一,更有甚者,个别院校的创新创业导师由学生辅导员兼任,其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现状可想而知。其四,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服务有待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但很多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未能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很多院校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导致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相关琐事的解决上,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最核心的创新创业环节中。

三、基于教育生态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一)营造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宏生境”

1.政府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全面营造政策因子。对于高职教育创新创业生态而言,政策具有关键的导向作用,政府应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出台相应政策。首先,宏观层面。政府可侧重从资金帮扶、项目对接、成果转化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向企业出台相应政策,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其次,中观层面。政府需调度协调与创新创业实践相关的司法、投资、银行、社保、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各自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最后,微观层面。政府应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标准、相关教师职称评聘条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并逐渐提升所占比重。通过政策优惠,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学中。

2.企业发挥重要的协作因子。企业可以有效检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企业应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原则,与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路径,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首先,在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环节,企业应加强与院校的协作,在课程教学和实践中积极引入最新成果和工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时效性。其次,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与院校协作,共同建设创客空间、校内科技园等,提高培育、孵化创业项目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确保更多项目顺利落地并投产经营。

3.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社会因子。首先,广泛吸收、整合、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如风险投资、产学研合作企业、创业者联盟等,借助这些资源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在提升成功率的同时,引导成功创业者反哺社会,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为后续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其次,整合社会范围内科研成果,纳入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再次,整合校友资源,成立校友基金会等。最后,通过立体化报道,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优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微生境”

1.优化机构因子。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独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使得创新创业工作进展缓慢。基于此,院校应通过机构因子优化,突破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设立独立、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构建集管理、教学、孵化、运营和指导为一体的联动机制。首先,学校层面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学工部、招生就业处以及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该领导小组统领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其次,选拔高素质专职人员组建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創业指导与服务,给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到问题解决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切入式指导,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融合。最后,组建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教研室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等多个部门,全方位研究创新创业理论,将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2.优化课程因子。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通过必修课的形式将创新思想理念和创业基础理论等方面的通识知识覆盖至所有低年级学生中,激发他们内心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其次,结合高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创业技术能力的无缝对接。最后,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各类大赛或路演,选拔一批具备创新思维、创业潜质和创新技能的大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和培养。

3.优化资源因子。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校内各方优质资源的有力支撑。首先,学生社团在校园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好社团,让学生从踏入校园第一刻开始就有了创新创业的概念。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辅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过程中,可有的放矢地寻找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愿或者创业项目的学生。学校组建一支以创业指导师、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成功人士为主体的辅导团队,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服务,以及优先开放校内教学设施和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促进校企合作,定期输送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挂职,着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辅导水平。最后,借助各种实践平台,如校内双创中心、创客空间、孵化基地等,帮助已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进行项目打磨和预孵化、孵化,以提高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和存活率。

4.优化制度因子。其一,实行弹性学制。构建创新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置换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为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制度保障。其二,建立选拔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者予以相应的奖励和专业的创业辅导。其三,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通过技术成果转化率、产品创新性、项目可持续性等维度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考核,对于优秀项目学校给予政策支持、基金支助等各种帮助,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尝试创新创业活动。其四,完善创新创业工作量核算办法,量化考核标准和相应比重,提升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

[2]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

[3]郑刚,郭艳婷.迈向创业教育2.0: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贺瑛,舒元,郑贵辉,等.基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构建——以中大创新谷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6(2).

[5]黄国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

[6]韦福雷,胡彩梅,宋海彬.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师,2016(4).

[7]郑玲童.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6(8).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