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创新思考

2018-07-03 23:16孙树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孙树东

内容摘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 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国之“工匠”, 是否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关键。目前,制造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产教融合不深入、工程实践教育弱化,人才评价使用不完善等与制造强国建设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育人体系加以解决。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国家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但在推行中并不那么顺畅,落实起来还有许多困难,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大多数校企合作是凭个人之间的情面维系着,缺乏制度上和机制上的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体制亟待解决;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亟待解决;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亟待解决。部分院校一直以来沿袭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技能,教学内容始终围绕“考试”转,部分学校由于缺少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适应专业课程与岗位对接的要求,脱离了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市场,面对企业。

立足学校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立足周边地区经济建设需求,以我校强项专业为基础,面向本省定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以信息产业、行业和省内知名企业为依托,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互利共赢的原则,瞄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核心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专业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对接、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2,3]、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面对市场,面对企业,努力探索“学校主导、企业指导、行业引导”的校企合作新体制和“成果共享、责任共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强化行业指导作用,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采取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互兼互聘,双向交流”措施,共同研究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为学校、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每年适应市场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明晰了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明晰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资格及职业能力要求,在行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建立与行业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动态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2.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结合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来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应知应会内容来设置课程,采用相适应的实训手段,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模式。

(1).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以各种仿真、模拟、真实企业工作情景,辅助以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化管理。实现教学模式的三个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模式,校企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

(2).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推行校中厂模式。

(3).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4).以技能鉴定代替部分考试

多数实训课都采取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代替考核,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使教学改革更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5).改革更为灵活、实效的考试制度

根据行业特点,打破传统学期制,采用分段式学分制等多样化教学考核形式,强化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落实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把企业作为学校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逐步形成校企合作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将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建成就业基地,以提高学生就业率。

1.建立生产性、开放式、共享型的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

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顶岗实训、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为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提供条件。

2.创新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机制

與企业合作探索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的管理运行机制。“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合作,开辟新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和就业条件。

3.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引进行业企业管理模式,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制度及设备操作规范规程,建立岗位责任制,修订实训设备管理、考核验收、资料管理等规章制度。

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必须重塑适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现代师傅"队伍,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着力培养教师科研、技术开发、岗位生产操作能力。行业企业应着力培养"现代师傅"的教师专业化素质。需通过文化、制度、机制等融合,共同打造一支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现代师傅"队伍

1.落实校企联合师资培养制度

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建立校企人员相互兼职的机制,吸纳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形成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合力。

2.专任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参与企业实践锻炼,并获得企业评价与证明,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确保专任教师每年承担或参与课题。

3.提升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激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社会服务项目,承担社会服务任务。

4.聘请从事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制定,编写校本教材,指导技能大赛,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通过协调配置,与时俱进,才能建成精品专业。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的探索和学习,通过专业建设实践,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得教学与岗位对接,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毕业生的质量,学生毕业之后,才能成为企业的技术能手。

参考文献

[1]黄金永,毛全友,姚荣庆.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2010(11):20-22.

[2]刘文萍,以创新思路探索机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6(12):34-36.

[3]叶财富,张洪兴。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9):32-34.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GHYB160206

(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机电系)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