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化的纯文学电影改编的难度与向度

2018-06-15 18:32梁燕婷
艺术评鉴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视听语言老舍

梁燕婷

摘要:《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梅峰导演的再创作改编为同名电影作品,将一出农场中的闹剧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当下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电影文本与原著小说的对比研究,探寻小众化的纯文学电影改编的难度、力度与向度,评析本部作品改编的完整度和超越度,理解“图像化”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解决文字边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 电影改编 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8-0152-03

老舍的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于1942年成文,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将视角焦距在不受战争干扰的重庆,揭开了一幕微型社会闹剧。这部小型而又丰满的小说被梅峰导演改编为144分钟的电影作品,相较于大部分90分钟片长的电影,让人不免有些担心是否会冗长而又无味。随着人物的巧妙增添与情节的细节调动,电影保持高度完整与独特,这种依托于文字改编的小众化文学影视作品,包含着一种全新的创作,发人深省而又回味无穷。

老舍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活中,凡属成功的作品,无不闪现着极为充实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光彩。正因为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符合了“真实影像系统”的创作,再根据“一般现实逻辑”来书写,这种叙事性极强的创作使他的文学作品可以大多数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最突出的作品是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骆驼祥子》。①《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老舍的作品中并不显眼,可以归于小众化作品的改编,但在与其他作品比较上来言其完成和超越上都有着独特的一面。

一、忠实原著

老舍的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也多次参与编剧工作,他的影改作品并没有因为推向市场而破坏艺术质量,他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石挥导演在1949年拍摄的《我这一辈子》到《方珍珠》《龙须沟》这两部话剧前后脚拍成了电影。近年来,老舍的两部作品:谢添导演的《茶馆》、凌子风编导的《骆驼祥子》也几乎同时上映。《不成问题的问题》于2016年首映后在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在上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

以辛辣讽刺为媒介所创作的艺术呈现,与传统的大众化作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小众化作品的关注度较低,是电影改编中的难题之一。梅峰导演阐述自己的创作意图时解释,因为2017年是老舍逝世50周年,《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价值又没有被大部分人注意到,所以才自己做了这个故事为改编。老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遭遇的生命悲剧,也正是他注意到了新旧对立,阶级鸿沟的原因。梅峰用一种美学的方式去书写这部不被多数人关注的作品,不做过多意识形态的探讨,用黑白的镜头语言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沉重视角,让观者极易拉出自我来观看电影,给足了距离感,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关注。这些细节处的做法使这部小众化作品的改编难题得到第一步的解决。

“忠实原著”是改编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是指忠实于原作的精髓,不是指受原作形式的束缚,所以改编者在改编之前,应深入地研究、吃透原作。老舍下笔很“毒”,不放过普遍人性中的弱点和缺点,一句顶一万句。他那篇广为流传的《抱孙》是这样,《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是这样。这样的小说既好看也“不好看”。说好看,在于辛辣讽喻,戳心戳肺;要说“不好看”,因为过分骨感,速写白描近于漫画了。②老舍在短篇里无意于写“人性的、太人性的”人物,如何将其笔下的经典人物还原给电影改编设置了一道难题。

进入前创作领域的空间时,应当首先确定人物。“书写小说应先选择个故事。这也许小小的有点语病,因为事实上,我们写小说的动机,有时候不是源于有个故事,而是有一个或几个人。我们倘若遇到一个有趣的人,很可能的便想以此人为主写一篇小说。”③《不成问题的问题》在电影中就完美还原了这脸谱化的三类人:“农场场长”“海归”“混子艺术家”,将中国人的人情问题从点到面的展开,那个年代的重庆与现实生活的意趣、现实社会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趋向性。可笑又可恨的秦妙斋,可悲又可叹的尤大兴,还有一位人生赢家丁先生,组合起来上演了一场生动的“官场现形记”。

二、删繁就简

文学名著的改编,实质上就是影视编导运用特定的视听语言对文学名著进行的一次新的解释。④剧本改造的复杂性表现在它需要呈现时代的变动,影视艺术这种特殊的传播媒介更是要求其根本任务在于叙事。将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成为一部电影的难度在于把控作品改编的力度,与观众的需求相契合,达到二次创作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尽管在改编时删节原作的某些内容,必然会损害原著,但有時这种删节还是十分必要的。从篇幅上说,一部中篇小说改编成一部影片的容量刚刚好,把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一部影片,就势必要删减原作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和线索。⑤

《不成问题的问题》整部小说仅有短短十个章节,作品开头“在第三年首次股东会议的时候,场长与股东们都对看账簿发了半天的楞。”农场的股东们对于赔钱都心知肚明——大家都接受过他的好处,小到肥鸡肥鸭,再到需要排队“托关系”才可能拿到的北平大填鸭。拿人家手短,把这一了然又不方便讲的潜规则说了个清楚。这一幕在电影中被删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太太(新增人物)与几位小姐在麻将桌上得的一些小恩小惠,视角凝聚在一处,以符号性的语言形式来传达叙事性结构,凸显丁务源的个人“能力”。

“四十多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他的长袍,不管是绸的还是布的,不管是单的还是棉的,永远是半新半旧的,使人一看就感到舒服。”这是一位底层身份的上位者,他将自己的形象打理得很细致。这个细节的重要程度,体现在入园的第一个镜头中。这样一个有派头的场长在生活中其实很容易找到,可谓比比皆是,他们对上面的领导十分关注,对于下面的员工也毫不放松,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把事物打点得井井有条。在电影中删去了他在农场中辞职工人,加人情关系户的细节,反而使他变得似乎有些可爱起来,不再那么厚黑,使观者心中增添了不少好感,对于现实的认同感也更为强烈。

视角转入农场内:“一部分有经验的职员与工人马上被他‘欢送出去,而舅爷与舅爷的爷爷却成了护法的天使,占据了地上的乐园。”小说中丁务源辞去能干的人才,而将人情与关系户插入农场内的一幕删去,将丁务源的厚黑冲淡了很多,便显得他好像也不那么令人讨厌了。反而那些处事的小原则可以被人拿来品味,甚至被说成“职场上的一本教科书”。那么使农场懒怠成风的原因变成了什么呢?是丁务源的个人魅力吗?他将工人们当做兄弟,将他们的生活纳入自己的“打点”当中去,才有了后来的“英勇护主”剧情,使电影更加流畅,丁务源的人物个性更加鲜明,这对电影节奏的把控有着鲜明的提高,情节内容也更加好把握,好理解。

尤大兴这一角色与丁务源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丁务源是“中国式人情”的象征,那么尤大兴便是“务实派”的典型。他与小说中出现的唯一的女性角色,也就是尤大兴的妻子明霞的关系被完全删去。小说中描述两人关系:“他把恋爱视成一种精力的浪费,结婚就是结婚,结婚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尤大兴去了英国并未带自己的妻子,想要结婚也只是随波逐流想省麻烦,而明霞相比更为特殊,因失恋后想借助一个婚姻而撑面子。二人之间的关系暗流涌动,电影中一并删去,甚至将明霞去偷鸭蛋的细节改成了“收了人的鸭蛋”,将事件细节简单化处理,甚至让观者有种错觉是尤大兴有些疼爱明霞的意味。为何如此处理?过于冷酷使人物与所处时代脱离,减少繁琐的男女关系反倒成使电影简洁。这一处点睛之笔的改编为电影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塞米利安说过:“技巧成熟的作家,总是力求在作品中创造出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的客观印象,有如银幕上的情景。”⑥舒乙为本部电影担任文学顾问,作为老舍之子,他将作品渗透,竭力改写文本使其得以符合电影叙事的要求,将属于电影的完整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拍摄技巧

小众化文学的影视改编近年来更是有所调整,在拍摄方法和技巧上都有所创新,从《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桃花扇形镜头到近两年的《八月》《塔洛》小有盛名的黑白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用黑白的呈现方式,不单单是剧本改编上的匠心,而使观众在观看中也有更多的思考,这正是小众化改编的一个总体的方向。

梅峰对于那个年代的所有印象,都是来自黑白胶片电影,对于没有亲临那个时代的他来说,黑白是他唯一能连接起那个时代印象的“颜色”。就这点来说,这属于作者的文本发生学问题,相对私密,除非通过访谈否则不可得知,但就观影现象学来看,以黑白呈现也有其道理,毕竟老舍小说本身流露出强烈的非现实情景,似乎也以非现实的影像,最能反映小说氛围。⑦

镜中反射出丁务源的长衫,这是黑白天生带来的沉重感,非常鲜明的历史感,让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江水在冬天与春天总是使人愿意跳进去的那么澄清碧绿。除了一丛丛的绿竹矮树,在竹、树的空处往往露出赭色的块块儿,像是画家给画上的。”小说中描写树华农场时,运用了大量的色彩,然而电影却采取了一种黑白处理,这样的处理难免会使本来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的山水画看上去就有些荒凉。将绚烂的色彩摘去,重庆的山川风貌就如镀上了一层历史的胶片,让人不自觉得产生了疏离感,避免观者代入舞台感,让人始终能够清晰地思考与观察在那个农场发生的种种闹剧。留白的长镜头和恰当的剪辑都使得电影的这一项改编与文本相得益彰,中远景的拍摄手法又使观者的距离拉得更远,但不得不说这部虽然时间与现下相差很远的作品,在体验上还是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和深入思考的。

在重点人物的转场方面,电影运用了简单的黑幕和加大加粗的文字,人物和情节的连接不会出现断层,在影视作品中是难得的简洁而有力,更是省去了铺垫的时间。导演梅峰在电影映后接受采访时说:“我故意割除了我们熟悉的那些属于当代的视觉语言。”这里的当代语言大概即指一些针对主体意识较强的镜头语言。丁务源的扮演者范伟也在海报上写道:“这是一部很容易被忽略的电影,拍的很淡,演的也很淡,特别感谢评审有耐心看到它的妙处。”不会给人物过多的特写,防止过于强调和突出某位人物而影响整部作品的整体性。一部小说的魅力主要由叙事客体和叙事表现载体的艺术含量构成,一部电影的成败也无法逃离电影叙事的客体和叙事呈现手法。⑧以全景和远景的方式,仿佛是将人物放置在一个舞台而不是一个具体空间中,在这个舞台上,由于农场本身就应该有的单调性,使得场景也在极简中,于观影活动存在一种舞台式的想象。⑨

虽然小众化的文学改编存在人物还原难题、受众面少等问题,但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以巧妙的方式解决,带有强烈舞台感的对手戏也相应了老舍对于叙事性的强调。没有更多的色彩干扰,会有利于观众把重点更加放在表演和对白上。人物和情节上调整力度的把控适宜,让人情充实,故事松弛,不用施加咄咄逼人的说教,就能对过去与现在做出冷静的审视,不用煽情,也不会让人质疑其真情性,因创作散发出可触的现实因素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老舍在创作时预留了潜在的空间,《不成问题的问题》发表至今已跨过76个春秋,中国在这大半个世纪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老舍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还是能够被这一代人理解,梅峰正是被小众化作品感染而激发欲望,利用电影改编,继而进行创作性的探索与尝试。

用黑白镜头的拍摄手法让小众化作品的电影改编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向,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运用中是成功的,吸引到了更多的观众去了解老舍的小众作品,引起学者对其他小众化作品的关注度,促进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②柳青:《老舍的辛辣小说,何以成了温柔的“文人电影”》,《文汇报<文艺百家>》,2017年12月6日。

③老舍:《老舍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

④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⑤金章才:《电影改编略论》,《杭州师范大学报哲学版》,1995年第5期,第11页。

⑥[美]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⑦王志钦:《魔幻现代性的一种注视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7页。

⑧蓝冰:《论新时期以来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青岛:青岛大学,2007年,第7页。

⑨王志钦:《魔幻现代性的一种注视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第18页。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视听语言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对话”小伙伴老舍
从英美哥特文学电影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