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玮晨
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本论文将介绍巴赫的生平,对巴赫的部分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巴赫 和声 《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醒来,一个声音在高喊》 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8-0008-02
一、人物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埃森纳赫小镇,在他很小的时侯,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和羽管键琴了。在那时,巴赫生活在一个音乐氛围非常浓重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师,他的两个哥哥都擅长音乐,大哥约翰·克里斯多夫已成年有了工作,所以离开家独自拼搏,他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管风琴师。二哥约翰·雅格布和巴赫一样在唱诗班唱歌。可是,在巴赫九岁时母亲伊丽莎白·拉莫赫特离世,不久父亲也病逝,可怜的巴赫成了孤儿,于是巴赫和雅格布投奔住在奥德拉夫的克里斯多夫。巴赫对音乐近乎于痴迷的状态,当时克里斯多夫拥有一本汇集著名大师的钢琴谱,巴赫多次请求哥哥借给他,但是哥哥始终不答应,无奈之下,巴赫夜晚偷偷去拿哥哥的书,并伴着月光抄写六个月,终于抄完了整本谱子。1700年巴赫来到了伦伯格唱诗班,在这里他学到了“音型乐曲①”“对位小节②”“音型唱法”。在此期间巴赫还去汉堡拜访管风琴家约翰·伊丹·雷音肯。
1703年,巴赫在玛雅停留后,去往了安斯塔特,当时的安斯塔特没有合唱队,巴赫决定组建一个合唱团,合唱团建成了,初期也看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让巴赫认识到教会并没有站在他的角度,合唱团也就此解散。相比较与其他音乐家,巴赫作曲会更随性些,他不仅仅会创作些“实用”的曲子,更要满足自己对音乐的渴望去创作在别人看来是“无目的”的音乐,如《h小调弥散曲》和《赋格的艺术》。当然,他最著名的如《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是实用的音乐作品。1707年10月,巴赫与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巴赫担任宫廷管风琴师兼宫廷音乐家,自从巴赫来到魏玛宫廷,整个乐队的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威廉公爵批准巴赫成为乐队首席。
1717年12月巴赫来到了科藤,在这里他不仅仅只为教堂创作音乐,他能够自由的创作他心中所想的音乐。不幸的是,1720年的夏天,他的妻子去世了,这对他来讲,打击很大,他离开了科藤,音乐是巴赫对情感的表达他写了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同时《变音幻想曲与赋格》是他的首次尝试。1721年12月,巴赫和第二个妻子安娜·玛格达莲娜·魏尔肯结婚,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平均律古钢琴曲集》就是为魏尔肯写的。
1723年4月,巴赫前往莱比锡,被任命为一名管风琴手。巴赫确实从心中对音乐充满敬意与热爱,更重要的是他自律。许多年以来,每周都要写康塔塔并演奏它,现存的大约有200首。1728年巴赫写了著名于后世的《马太受难曲》,他想要吸引上级,但是没有人懂得他的音樂。自从他演出完《马太受难曲》,他在上级眼中的地位日益下降了,因为曲子过于戏剧性,作品篇幅大,演出时间长,没有人能够明白作品的意义。1734年,巴赫谱写了《圣诞清唱剧》,1739年,他的《管风琴弥撒曲》出版了,1742年出版《凯塞林克伯爵变奏曲》。巴赫在60岁以后写了《音乐的奉献》《b小调赋格曲》和《赋格的艺术》等康塔塔。
1750年7月18日,双目失明的巴赫又可以看见了,可是,几小时后,中风再一次击垮了他,1750年7月28日,巴赫去世。
二、曲目分析与演奏技巧
笔者弹过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BWV 846,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巴赫作品与莫扎特、海顿等音乐家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第一次听到这首钢琴曲时是无意间打开手机的某个音乐软件,听开始几句的时候就只有一个节奏型,即分解和弦,琶音演奏,往后听还是相同的节奏型。对于笔者来说,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略显单调,但是听完后整个人心都安静了下来,觉得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对于有时略显浮躁的笔者来说有一种神奇的镇定剂的作用。
此前奏曲是C大调,以前二十小节为例。此曲一小节换一个和弦,并且每小节的前两拍和后两拍完全相同,左手保持音,右手十六分音符。笔者对此曲进行和声分析,1-4小节依次是Ⅰ级、Ⅱ2、Ⅴ7、Ⅰ级。5-8小节分别是Ⅵ6、Ⅴ7/Ⅴ、Ⅴ6、Ⅰ2。9-12小节分别是VI7、Ⅴ7/Ⅴ、Ⅴ、Ⅶ34/Ⅱ。13-20小节依次是Ⅱ6、Ⅶ34/Ⅰ、Ⅰ6、Ⅳ2、Ⅱ7、Ⅴ7、Ⅰ、Ⅴ7/Ⅳ。可以看到巴赫谱写的曲子和声类型很丰富。
在巴赫的时代,钢琴似乎是没有踏板的,这或许也是巴赫作品的独特魅力之一吧。或许正因如此,才要求演奏者更加注重手指触键的感觉、手指的独立性、连贯性。对于听众来说,巴赫的曲子给人以一种安静的祥和的美。
这首前奏曲相对于巴赫其他作品而言是比较容易去弹奏的。这就要求演奏者先对谱面进行分析,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注意句子之间的章法,弄清楚和弦的连接。左手的保持音要充分保持,还原当时没有踏板巴赫时期的风格。当然,不论一首曲子音型多么简单或复杂,都要从慢速练起,左右手分开,仔细听每一声部的旋律,以音乐美为最终目的。
个人认为,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中,赋格的演奏相对于前奏曲更加困难一些。赋格这个名字由拉丁文fuga(飞翔)而来,可以理解为音乐的主题在不同的声部之间来回变化,遍布在整个织体中。赋格的写法大致上是主旋律先在一个声部陈述,然后在另一个声部模仿,这就是答题,这时第一个声部继续进行,形成对题。有时赋格会有三声部或四声部,三声部赋格曲则没有第二答题,四声部赋格曲的主题在第三声部出现,答题会在第四个声部出现,这时一二声部进行自由对位。以上则是赋格曲的呈示部。
在赋格曲中,只有呈示部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呈示部以后的赋格作曲多是按作曲家的意图写作。这种写作方式有利于作者自由发挥,增强作品的丰富性与趣味感。赋格曲是以模仿对位为基础的一种相当自由的形式,形成了音乐艺术中的一种类型。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以《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为例,这首乐曲的独奏组,即独奏群,由小号、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组成,所有的乐器都使用高音区。伴奏组,即全体乐队,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通奏低音由大提琴和拨弦古钢琴演奏。
这首乐曲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坚定的快板。主调以F大调为主,开始音调的饱满来源于声部的配置。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与的第一小提琴奏出主题,而小号吹奏出三和弦,对位旋律在连续而无缝隙的织体中展开。第二乐章,行板,d小调。小提琴、双簧管和长笛独奏依次进入主题。第三乐章,快板。这是一首四声部赋格曲,小号、双簧管、小提琴和长笛轮流进入演奏热情的主题,对位旋律安排得很紧凑,有大量的声部交叉。
作为聆听者,笔者第一感觉就是乐曲旋律的动听与风格的热情,给人一种情绪上的调动。而到了第二乐章,旋律变得舒缓,似乎在诉说着些什么。第三乐章好像又回到了第一乐章的愉悦、热情的氛围,最后小号呈示了主题。
巴赫的抒情性在他的声乐作品中得以体现。巴赫创作了二百四十首到三百首的康塔塔,但只有二百首左右流传下来。《醒来,一个声音在高喊》是巴赫最好的赞美诗康塔塔之一。这首赞美诗的词和曲是由菲利普·尼可莱写的,三个诗节分别出现在康塔塔的开始、中间和结尾。
以第一乐章为例,赞美诗幻想曲,降E大调,3/4拍。
醒来,一个声音在高喊——
守夜人站在高高的塔端,
醒来,耶路撒冷城!
现在已是半夜。
他们用洪亮的声音召唤我们:
聪明的贞女,你们在哪里?
歡呼吧,新郎快要来看你,
起来,拿起你们的明灯,哈利路亚!
你要前去迎接他,
准备举行婚礼。
开始时雄伟庄严的附点节奏来源于法国序曲,在第五小节出现对立元素,小提琴引出切分音型,双簧管模仿。合唱部分采用一支圆号和女高音声部一起演奏,突出了旋律声部,其他声部作为女高音的伴奏部分。音乐从降E大调降B大调,从降E大调转到关系小调c小调,最后又转为降E大调。
从这首赞美诗中,笔者体会到了巴洛克时期的康塔塔给人一种虔诚的感觉,似乎是在平静而又充满信仰的诉说。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巴赫及其作品浅显的分析。巴赫作为一位音乐家,他创作很多首优秀管风琴作品,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影响后世,他超越了国界,将当时德国、意大利、法国的民族传统融合在一个整体中。巴赫一生留下的珍贵作品需要我们后人细细去学习去品味。
注释:
①音型乐曲:是一种在对位小节中的复调音乐。
②对位小节:音乐里没有“旋律”和“伴奏”,每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曲调,但是加在一起要符合和声的法则。
参考文献:
[1][德]巴赫.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吴琼.奔腾的乐师——巴赫[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3]马慧元.写意巴洛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4][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刘可希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