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探究

2018-06-07 00:00陈建新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读积累有效性教学习作教学

陈建新

摘要:由于学生在小学时期对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并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其对写作技巧的应用也不熟练。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其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阅读积累;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49-01

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其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处在掌握汉字词汇量较少,思维模式还不十分成熟的时期时,教师应及时培养学生的习作思维,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提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教材也要结合课外书籍、生活体验等,以便学生能够做好充分的习作素材积累,并且逐渐提升自身的习作水平。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高课堂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精读优秀文本掌握习作技巧、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直接接触并且经常接触的就是语文教材,当前小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编者精心选择的优秀文章,在习作内容,习作技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经典的文章来拓展相关的习作知识,这样既完成了课文讲解又让学生了解了习作技巧,应该是一举两得了。另外小学生有一种模仿的天性,在掌握经典课文中的一些技巧后,学生也会不自觉的把这些技巧用在习作中。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这些经典的文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及其相关的习作技巧,并且通过教师生动的解读(例如用动画展示课本,根据课本内容编排情景剧等)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在课文《雨点儿》的讲授中,对一些精彩的文段,如在"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句对下雨的描写中,"雨点"的数量可以用"数不清"来形容,雨点落下则用"飘落下来",教师可以连带着讲一下如何选择恰当的修饰词来描绘事物,让学生心里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做好习作积累素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教师课堂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本经典后,还可以向其推荐一些课外书,加强学生对习作技巧的理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只是一味的读熟悉的东西,一味地死记硬背一些法则对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是没有较大帮助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比如《昆虫记》 《城南旧事》等书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习作积累素材。只有如此,學生在习作课上自然有东西可写,当然这并不是让学生抄袭书中的事例,而是通过这些事例来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当教师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提到某一方面的事例时,学生可以快速反应,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的提高。例如当教师讲到《城南旧事》中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如何为文章起题目,为学生讲解标题立意的一些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写作技巧并且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3.加强口语练习、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交流能力

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组成的基础环节,学生的口语表达对其的习作练习也有较大的影响。俗话说:"我手写我心",那我言自然也能表我心,习作便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纸上并稍加润色,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悟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课堂交流,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充分发挥口语与习作的双重作用,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课文《雪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有讨论价值且适合自由发挥的题目,比如"雪孩子究竟去了什么地方,雪孩子和小白兔还会再相遇吗?"等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达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于思维。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深厚的语言基础。口语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将生活实际有效融入到小学语文习作中,让学生的作文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4.有效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实践才能出真知。过多的课堂理论教学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认为习作很无聊,如果教师能把课外实践和课堂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积极性。在书本上感受文字之美,在户外感受自然之美,让学生对书中所描写的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联想到那种自然真实的场景,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直观的感受,这样的文字更加真实,更加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这样的文字也会让学生自己感到愉悦。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一些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写一写随笔、感受这类的小文章,增强习作素材积累。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随笔中的好的内容做出客观并且正面的评价,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既有助于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习知识,积累词汇,感受生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提高习作水平,也有助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寓教于乐。

5.总结

总的来说,要实现提高课堂习作有效性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利用教材还要有效利用课外书与生活实际,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写作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语表达能力。习作是语文学习的半边天,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和学生的思维保持一致,创新教学模式,找到合适的习作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叶永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02.

[2] 隗雪莲.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 才智,2016(35):63.

[3] 陆静. "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70.

猜你喜欢
阅读积累有效性教学习作教学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词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