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菊
【摘要】初中英语在我国初中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对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可以极大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改善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然后提出了改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从而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来显著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作业设计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2
一、引言
作业布置是任何科目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强化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解知识的记忆,教师通过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检验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初中英语教學需要有效的作业来强化记忆,但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很多中学的英语作业设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作业量过大,缺乏针对性
英语的学习需要背诵单词、理解语法的应用,而且还要注重对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因此,初中英语的作业设计其实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但是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英语教师仍然在采用“题海战术”的作业模式,英语作业缺乏针对性,比如:抄写几遍单词、几遍课文这种简单作业形式,而且教师留的作业量有时候非常大,学生经常写到十点、十一点,导致青少年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上课的时候就容易打瞌睡、走神。
2.作业结构和内容单一
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初中英语作业的形式通常就是背诵、抄写、默写等,这种作业设计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长时间的英语学习都是采用的这种作业设计,不仅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而且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况且,初中英语作业往往更加偏重书面作业,而忽略了英语的听力和口语练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试卷成绩,但也造成独具我国特色的“哑巴英语”、“中式英语”,英语的实际交际价值就会荡然无存。
三、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1.提升作业的针对性
初中英语作业的针对性就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也就是“学生缺什么,作业补什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巩固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是非常基础的,通过一两次记忆就可以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像这种知识点比如简单的单词就没必要留大量的作业进行巩固。作业布置的重点应该是学生难以一时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业的实际效果。
2.提升作业的实践性
实践性作业就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作业内容向外延伸,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高效系统地完成作业。实践性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外,还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多与人接触,比如,在学习到涉及西方节日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手抄报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将节日的来历、节日习俗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体现其中。手抄报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形式,学生通常不会对其产生抵触的情绪,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知识,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3.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传统的抄写、背诵等形式的作业枯燥乏味,长期下来就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学到、巩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语卡通片、唱英文歌以及玩儿英语游戏的形式的作业来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具体选择哪种形式的作业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来决定。
4.提升作业的交际性
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语言就是用来交际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具有综合性,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听力、口语以及书面写作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与同伴对话的交际型作业,另一方面则可以布置写英文书信的交际型作业,将作业重点从背单词、背课文转移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上,如果学生有了较高的英语语感,那学起英语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可以显著改善目前我国英语作业结构、内容单一,搞“题海战术”的劣势。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所在采用多种作业形式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邹传清.对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2).
[5]张凯.作业设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译林津版初中英语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
[6]舒琪.关于提高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英语教师,2015,(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