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行之有效的作业

2018-06-02 10:45项灵捷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小学低段设计策略

项灵捷

【摘 要】 许多教师在作业改革中迷茫,怎样的作业是适合學生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基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本着解决实际问题,又不拘泥于问题情境的思考,对现有的作业布置状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几种新的作业形式,进行探讨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小学低段;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教育部曾在文件《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内容直指作业时间和形式。传统的作业观,教师对待作业往往只从自身角度考虑,认为大量布置书面作业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因此非常强调作业布置的量。另外,有许多教师在对待布置作业上也存在较大随意性,总在临近下课,在黑板上匆匆写上抄、读每天重复、单一的作业。之所以要布置作业,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传统和习惯,这是对家长的一个交待,至于作业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再学习,布置的学生是否喜欢,乐于接受,教师并不考虑。以致学生对待作业或是忘了,或是落家了,借口越来越多……诸多现象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笔者在近几年的低段教学实践中,尝试改变作业布置的策略,设计形式各异的作业,把单一的记忆化作业和多样的趣味化作业相融合,采取既重视记忆又重兴趣启发的多功能作业形式,收益颇丰。

一、作业自助餐——提倡自主,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

低段孩子好奇心强,对任何新奇事物都特感兴趣,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作业自助餐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这是学生自定内容并自由对作业进行选择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这种作业有弹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每日自助餐,学生针对当天课堂内容自由设计“餐点”,再粘贴在班级一角“作业自助餐”栏里,然后全班学生就这一“菜单”栏里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餐点”。班级里有能力出作业的小朋友可以积极参与创“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就直接在自助餐里选“作”;如果有学生对当天课堂内容没什么作业可设计,那也可以参考或直接选做自助餐栏里其他同学的作业;因为是学生们自己定的作业,又是公开性的选择,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案例:教室一角的“自助餐”

临近放学,我照旧把今天想好的作业抄在黑板上,我在上面静静地抄,底下却闹哄哄地。突然,一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没有抄作业的纸。”我这才发现,班里近一半的学生都没在抄作业,有的在借纸、有的在撕纸、有的抄书角;有的干脆以此为借口不抄了。我不禁暗自叹气,学生们不想抄作业是因为对这样的作业不感兴趣吗?我陷入沉思,教室后面的一堵白墙引起了我的注意,学校不是让我们班主任布置班容班貌吗?何不好好利用这堵墙。于是,班级“作业自助餐”开张了,学生们自主设计,这样,没作业便签的孩子也不用愁没纸,他可以直接在自助餐里选择并拿下“佳肴”,不用抄了!自助餐推出后, “餐厅”办得风风火火,里面每天贴满学生的“菜单”,它的前面更是每天挤满“小脑袋”,期待着有自己喜欢的“餐点”,渐渐地,班级的作业问题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案例中说明了自助餐的成功,这成功原因体现有二:①这种作业自助餐意味着教学空间的开放,学生的作业在这里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作业自助餐”的成功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符合了“大众”口味;②在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还让学生通过讨论从“作业餐点”中评选出最有趣味、最有质量的作业做为“精品餐点”。在这样交流互评中,学生不仅正视作业设计的问题,从中查漏补缺、取长补短,还能培养创新思维,何乐不为?

二、作业阶梯式——因材施教,保证学生作业的质量

“十指有长短”,十个人的能力各不相同。一个班,在能力上总有优良差的学生,如果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实行“齐步走”“一刀切” ,那么势必导致大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究竟怎样的作业才能纵向、横向地延伸,既不影响优良学生稳步提高,又使中下学生得到发展呢?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分层,把班里的学生分为A(优)等、B(良)等、C(中)等、D(差)等,这样的分等制并不是歧视学生,而是根据真实水平进行因人而异的设计,对优的学生在已会的常规基础作业上可以适当放弃,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较薄弱科目或挑战更高难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布置些较容易题目,用来落实课堂上的基础性知识,如识字、写字。以此,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分层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分类布置,可适时调度,如下择取部编本《小语二上》两种文体设计作业:如识字类《拍手歌》,作业分类为:必做题,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选做题,A等(编一首拍手歌,以“讲卫生”、“爱学习”等主题进行创编);B等(选择一两个数字来编一两句拍手歌);C等(与伙伴玩拍手歌);D等(做生字卡片,听写字词)。再如阅读类《纸船和风筝》,作业分为:必做题,会认读生字,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做题,A等(为朋友制作一张友谊卡,选用一个积累的好词写上话);B等(圈好词并积累,再选用一两个说一句话);C等(把故事讲给别人听);D等(听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当设计的必做题基础知识掌握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做差异性作业,如果D等的学生这等的作业会做了,那么他可以选择向C等迈进,A等的学生回过来又可以帮D等的学生,如此循序渐进,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的分层作业面向了全体,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双基质量,又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从而促进了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是这样的作业反馈时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实行“生生结对”形式,A等的学生与D等的学生结对,B等的学生与C等的学生结对,针对每天的作业互相检查,并合作相互完成评价表再交于老师,这样的过程不仅解决了家校间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查得放心。

三、作业万花筒——百花齐放,在作业中体验快乐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的元素,使作业的形式能根据具体情境有趣设计,使学生们在画画、做做、找找、摆摆的活动型作业中享受作业的快乐。这里以这样一份作业做为例子,是教师在教完拼音后所设计的:(学生可任选两种)

(1)用火柴、线、牙签或其它的东西摆出23个声母。

(2)找出班级名字中含有整体认读音节的人,制作一顶小帽子送给对方。

(3)把家里的家具用拼音写出并贴在相应的物体上。

不仅如此,每篇课文,只要教师有用心去挖掘,作业就会不单一。如部编本一上教材中,教学第5课《影子》后,设计的作业可以让孩子们在课间玩“采影子”的游戏。《比尾巴》的作业就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搜集不同动物的尾巴作用,再画画剪剪;学完《青蛙写诗》,可以让孩子们去课外图书中找标点;再是学《小蜗牛》后,让孩子们根据课文文意提示,给四季的树及景物配画来演一演……

这种作业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在完成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乐做、爱做。

趣味性的作业结合有效性的作业就是高质量的作业,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就会使学生有完成它的愿望。设计行之有效的作业,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去正视,并予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真正产生有效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 小学作业设计的伦理失衡与纠偏[J]. 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 钱金明. 你的作业训练有效吗?——小学作业训练专题调研报告[J]. 语文教学通讯,2006(3).

[3] 肖少北,申自力,袁晓琳. 儿童儿展与教育心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4] 桑标. 儿童心理学[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小学低段设计策略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
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