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学生稚嫩的心灵

2018-06-02 10:45吕琳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教育

吕琳琳

【摘 要】 问题学生的教育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习惯把问题学生的成因归结到学习能力上,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理问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本文认真分析了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行为和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问题学生;心理;教育

一、小学问题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自卑心理严重。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进取心。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问题学生其实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他们同样渴望成功带来的喜悦,力图摆脱学习上的困境,希望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但由于基础不扎实,注意力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成绩成了他们的“拦路虎”。学习上的屡次失败使他们从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导致沮丧、气馁,甚至恐慌或焦虑,他们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

2. 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差,意志薄弱。有很大一部分问题学生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没有毅力,遇到困难退缩、畏惧,做事不能持之以恒。李一甲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其实是一个挺聪明的男孩,但是因为长期形成的坏的学习习惯,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使他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学生。他做作业很被动,每次做作业都要老师提醒催促,有时即使坐在座位上也不能专心做作业,一会看看这个同学,一会修修笔。每天的回家作业都必须由家长盯着才做,根本管不住自己,我帮助他制定了学习计划,他坚持了两天就不了了之了。

3. 不服管教,有叛逆心理。有些问题学生有学习、心理或者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老师就及时地给予批评教育,适当引导,而这些学生就会盲目地认为老师家长处处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家长的批评当作耳旁风置之不理,甚至故意和大人对着干。你要我上课听,我偏不听,你要我做作业我偏不做。

4. 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有很多问题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厌倦、抵触的心理。我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碰到了一个因为学习成绩差跟不上而厌学很严重的学生。这是一个女生陶怡然,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差,但是给老师的感觉她是努力的,只是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差,一直都跟不上,每天几个老师都要找她,她一天到晚忙于应付作业,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她学得很累。慢慢地她变得沉默不语了,变得没有笑容了。

二、小学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因素

1. 家长的思想、知识水平较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打骂,或仅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忽视孩子内心想法,对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疏于引导和沟通。

2. 对孩子期望过高。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强迫学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抹杀了孩子玩耍的天性,严重危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 不良的家庭环境。民主、和睦的家庭可以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而父母不和、充满冲突和战争的家庭,或者父母离异的家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心理。

(二)学校因素

1.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足。尽管教师的心情与家长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由于恨铁不成钢,教师对差生常说一些过激的话来刺激他们,不关心、不重视、甚至厌恶歧视,这些成绩差的学生本来就为成绩就赶不上别人而苦恼不已,教师再用不恰当的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对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开始形成。

2. 缺乏集体的温暖。大部分问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有时给班级拖了后腿,就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在这种舆论力量下,他们常常表现得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力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就会作出过度反应。

3. 学习压力大。不少学校和教师,追求教学成绩,给学生排名次,这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掌握新知速度慢的学生来说,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他们一方面想要进步,另一方面却困难重重。

三、小学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一)学校教育方面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生理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知识背景差异等等。在不同的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每个学生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教师必须尊重差异,树立这样的观念: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只是方向不同,途径各异而已。成才的途径具有多样性,教师的任务是发现并培养各个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长,并为之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学生领上最适合于各自特点的成才捷径。

2. 教师的爱心能包容一切。用爱心来建立师生间和谐的情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当学生出现行为上的错误或者成绩较差时,第一时间请不要责备。可以和学生进行一次和风细雨的交流,让学生慢慢地向你敞开心扉,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信任你,才会听你的话,才会自然地接受你的教育。

3. 教师要有耐心和自信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反复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心理、行为、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积累起来的一个大包袱,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全部解决,教师要有无尽的耐心来帮助,指导每一位问题学生,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与自己消极行为作斗争,向着好学生的队伍迈进。

(二)家庭教育方面

1. 家长要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让孩子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他们就很容易走出“问题学生”的阴影。

2. 家长应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家校合作。家长要及时地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心理状态,只有学校和家庭有机地结合,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刻关注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真實想法,便于引导和疏通,使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与和平的心境,有开朗健康的性格,有健全的人格。

(三)学生的自我教育方面

1. 积极的心理暗示,消除自卑心理。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心情平静,集中意念,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棒!”“我自信、我成功!当自己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地鼓励自己,当遇到挫折时,告诉自己“没事,慢慢来,要相信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能给人增加能量,慢慢消除自卑心理。

2. 制定目标,锻炼意志。为克服自己意志薄弱,急躁懒惰,什么都想干,但很难善始善终,遇到外界诱惑便管不住自己的问题,可以先制定一些近期要达成的目标,把自己的目标计划告诉老师或朋友,让他们时刻监督自己,帮助自己持之以恒的完成目标。养成习惯之后,再制定一些中期或长期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问题学生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小学生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要时刻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让“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尊长辈”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成为自己的学习习惯,让问题学生重新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调整好积极的心态,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总之,处于儿童阶段的问题学生心理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成熟,必须通过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健康成长。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盛淋鄂. 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教育和引导探讨[J]. 交通高教研究,1999(1).

[2] 林勇强.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3] 冯维. 小学心理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钱伟源. 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南[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心理教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