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讨

2018-05-30 11:00梅丽华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教学创新

摘 要: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下,教学改革是最为关键的课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骤然提升,各科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去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是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小,让各科教学效率更高。生物科目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一环,也应当得到改革优化,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成果,而微课正是有利于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深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教学创新

微课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是极具创新性的教学要素,在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高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也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为了体现出教学优势,教师必须要积极的应用微课去改革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这样会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完成这一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因此需要针对实际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学概况分析

高中阶段是各个科目教学的冲刺阶段,教学内容骤然增加、难度大幅提升,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都更大。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的革新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进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科目知识学习有更好的成果。生物科目的知识学习更是如此,作为一门研究客观世界生物生长规律及特征的科目,必须要与我们所处物质世界的客观事实相关联,而不是仅限于理论层次,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实际的教学意义。而微课则是对生物教学引导最为有利的要素之一,利用微课要素,教师完全可以让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更加密切的关联在一起,丰富教学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学习压力,进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可见微课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当前我国多数的高中生物教师的微课教学方式应用显然都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是微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足,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学生越学越混乱。其二是教师的教学视频设计缺乏创新性,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三是教师的微课视频应用依然受到时间与空间等要素的局限,所以理实结合不够密切,也无法让学生更灵活的应用。这些问题得到重视,提出解决策略,才能真正确保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成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确保微课内容精炼性

微课教学是以微课教学视频为主要构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特征是以碎片化、针对性及结合性为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为了让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认知更具针对性,生物教师必须要更积极的去整合微课视频内容。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都是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的,为了体现针对性,教师应当将单独的知识点拿出来细化为教学视频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针对多个知识点进行认知时,学生的记忆会很容易混乱,甚至对不同的概念产生混淆,针对性的内容则会让学生更快学懂。例如动物与植物,同为生物,其分类都十分复杂,动物与植物,都包含许多不同门、刚的科、不同的纲、不同的类,细化分类基于其不同的生物特征,为此教师应当将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在一段教学视频当中,只针对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要掺杂其他内容,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针对性的认知。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知识点的细节差别,学习压力便会更小,这样以来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更小,显然利用微课教学去集中知识内容,会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有效率。

(二)体现教学创新性

微课教学是产生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化教学方式,为了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出来,教师也应当积极利用创新化的思想,丰富教学要素,让微课视频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当前的多元化教学趋势下,音乐、音效、教学视频、互动游戏、flash动画、影视片段等,都能够融合到微课视频当中,体现出创新化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喜好去加入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容。例如动物世界的片段、自然传奇等节目片段,只要与所讲内容相符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此外如果加入探秘的要素,先不要在视频当中揭晓答案,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并且在后续的讲解中公布答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这是十分有利的情境建设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必须要遵從不过度杂乱的原则,合理选择要素,才能让视频设计在丰富有趣的同时不会显得过于混乱,不可堆砌过多,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感到无法消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消化更为不利。

(三)突破微课教学局限

微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并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点去解决相关课题,而且微课视频本身便具有便携性、交互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如果只是根据固定的教学框架去规划微课教学,那么微课教学的作用也无法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必须要懂得利用微课视频开展翻转教学,即是说将课程内容前置,让学生在课下去事先了解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先记录下来,在课上与同学及教师展开讨论,得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过度集中于课堂上的压力被分散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压力,还是学生的学习压力,都会得到缓解,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压力过大,学习过程过度集中而影响学习成果,教师也不会因考虑到每堂课所要讲到的内容而过度压缩课程,让课程内容塞得太满,阻碍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前置研究项目,可以给出学生一定的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线索去上网查找答案,无法找到的答案再留待课上讨论。翻转的、项目化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微课教学方式在我国当前的教学趋势下,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体系中,都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建设的有利教学方式,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当中亦是十分有利的教学策略,为此教师必须要更积极的利用微课教学优化生物教学,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佳.高中生物学微课的开发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李伟平.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梅丽华,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生物教学教学创新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