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基于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2018-05-30 03:36孙艳丽
关键词:核心能力建构主义翻转课堂

孙艳丽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翻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与建构主义学习论内涵不谋而合;同时,翻转教学模式给学生能力锻炼提供了舞台,契合了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并探索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建构主义;核心能力;翻转课堂;评价

一、引言

现代网络技术是当今时代最为突出的潮流,在教育领域,更引发了对教育模式空前的探索和变革。互联网和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两者的深入密切结合更是当今学者研究关注的焦点。翻转课堂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中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传授相关知识,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较为顺从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恰恰是传统教授过程的逆化,也称为颠倒课堂。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学生的协助而完成。

大学生核心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具备是高等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支撑。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就业为导向颁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测评标准》,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和创新改革能力。这些能力的明确提出,为高校大学生培养确立了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学生未来就业乃至终生职业生涯的保障。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正契合了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发挥极好的促进和落实作用。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能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语言掌握和运用能力,在与人交流、合作、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和运用等能力方面都得到极大锻炼和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主义理论、大学生核心能力要求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内涵的契合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2011年随着“可汗学院”和“慕课”的兴起,翻转课堂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指借助于互联网手段,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络资源下载的教学微视频以及拓展学习材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框架的自我探索和构建,课堂时间则是教师与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沟通交汇、答疑、订正,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翻转课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以互联网为媒介。高校一直是探索开创新事物的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互联网科技应用于教学中。与传统大学英语单一的课堂教授模式不同,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和依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创建导人性的或者有关知识内核的视频或语音,供学生课前自学。学生可以在课前自学中,对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料反复进行揣摩思考,规避了课上知识传递瞬间性强的弱点。

2.学生学习模式的翻转。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模式由原来课堂上被动接受信息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寻求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掌握知识过程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视频的在线观看,就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寻求知识并努力解疑答惑的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者。

3.教师教授模式的翻转。教师在翻转课堂中依然发挥其解疑答惑的作用,但其角色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和知识灌输者转化为引导者、组织者和讨论参与者。传统课堂,教师大多照本宣科,全堂灌输,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和主宰性。而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前视频所蕴含知识的观看和揣摩,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及疑问,这就要求师生之间要展开讨论和观点碰撞,教师应该走下神圣的讲坛,走进学生中间,组织好小组及师生间讨论,积极引导,在讨论辩驳中解疑答惑,从而使知识呈现更清晰、印象更深刻。

(二)建构主义、大学生核心能力要求与翻转课堂内涵的契合

建构主义观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提出,随后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和美国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了当代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理论的学习观逐渐被广大学者关注,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观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模式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发展;以个体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与人交流合作、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核心观、大学生核心能力要求与翻转课堂内涵不谋而合。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授模式的翻转,凸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课前视频的学习思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翻转课堂上,学生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探讨、交流,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动,锻炼了交流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设疑答疑的过程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改革能力。课前多媒体视频学习、课中合作讨論答疑、课后在线测评,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景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最终实现意义构建,知识内化的建构主义核心思想。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

(一)课前视频创设与问题设计

课前视频创设与问题设计是翻转课堂能够顺利启动的基础,对课堂起着统领和导人的作用。视频可以是教师自己录制的,浓缩整堂课核心内容的小视频,时间上可以5-10分钟,依据该课的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也可以是选取自网络资源,与本堂课内容相契合的直观形象、富有趣味的网络视频;或者是教师自我录制与网络视频的结合。根据实践,复合型设计具有更佳教学效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四册Unit 5 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为例,该课的关键词很明确是Chinese和America,这就涉及到两种语言习惯、风俗习惯及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网络上能找到大量相关视频材料,为了让学生们深刻理解这一主题,在课前视频制作中引用了《中国人的婉转是老外不能呼吸的痛》和《芬妮的微笑》两段极具代表性的视频,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又体现出两种语言背后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且两段视频轻松幽默,主题突出,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英汉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困惑,正是建构主义理论要素中“情境”的充分体现。在观看视频基础上,教师设计几个相关问题:如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inexpressing“No”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以及开放式的问题,如What are the common ways in which Chineseexpress disagreement? Are all Chinese so discreet andmodest that there arent even words for“No”?布置学生找到尽可能多的有关英汉语言或文化差异的例子,带到课堂汇总交流。然后教师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展现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或短语,包括读音、构词、搭配用法,并给出例句,要求学生跟读并仿照造句,从而切实掌握其用法。接着,教师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点出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型句式,点明语法要点,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句子涵义。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对于课文发展脉络的思考,该部分将是课堂讨论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用2分钟时间,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体裁、捋清故事脉络,学习写作技巧。课前视频的制作要本着简明扼要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自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二)课堂教与学的互动

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既是对课前学生自学成果的检验答疑,又是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拓展延伸,更是学生沟通协作、会话、意义构建能力的践行的过程。课堂开始,先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成果,收集普遍存在的疑惑,但并非由教师直接答疑,而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分布在各小组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各小组之间讨论疑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流协作、会话表达、解决问题、创新改革的能力得以锻炼,最终实现意义的构建。鼓励各小组间及小组内使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锻炼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寻求问题的解决。最后,教师应该汇总讨论结果,共享讨论成果,并对结果和过程给与评价总结,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大学英语学习中,读和说的能力也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大胆进行大声朗读和表达,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一定要创造有声的大学英语课堂。可以让学生把课前的例句有选择地进行分享,既锻炼了听力又能锻炼会话能力。课文脉络理解和写作技巧学习,是要集中解决的重点,教师在讨论结束,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总结提点作用。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汇课结束,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线上练习题,以检测学生课堂汇课效果,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三)课堂效果评价监测

课前视频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讨论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评价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效果评价设置为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老师点评三部分。通过讨论交流,各小组就之前本组内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答案,重新整理思考,得出新的思路或者對之前的思路加以补充改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我纠错的能力;小组间互评指小组间就某些问题相互评论,从思路、方法及结论等方面,找出相互间的长处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点评放在最后进行,老师在听取各小组的讨论结果之后,对他们的思路及结论做出评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果讨论结果不如人意,老师则应给与进一步点拨提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展开讨论,开阔思路,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评价构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含“教学言语行为(语流、词句、提问、回答、姿态、表情、手势、板书和PPT)、教学逻辑行为(目标达成、内容逻辑、形式逻辑)和教学管理行为(行为管理、环境管理)”(陈凤年,2008)等指标。这种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传统大学课堂授课模式基础之上.衡量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本文将评价体系按照翻转课堂模式的推进阶段进行设计,分为课前视频创设和自学评价、课堂展开阶段评价、课后效果检测和综合性考核评价三部分。

(一)课前视频创设和自学评价

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包括读写和视听说,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及技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文化理解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要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教材主旨,以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认真钻研所教内容,科学合理创设课前视频,使之对整堂课起到有效统领作用。学生通过课前视频自学,充分了解课堂主旨,找到疑难点所在,为课堂学习展开奠定基础。因此,课前视频创设和学生自学是英语课堂整体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其效果直接决定课堂实施阶段能否顺利展开。基于此,课前阶段评价包括以下两部分:

1.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水平的诊断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基础水平,判断教学内容重难点及视频创设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应学生自学能力,并作出适当截取或拓展;对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及自学能力做出判断,以此为指导,选择合适的课前视频创设形式。

2.教师对学生课前视频自学情况的诊断性评价。该部分评价检验的是学生课前自学成果,教师对此通过在线习题的方式作出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在线反馈的方式,根据学生对课前视频的理解、疑问的提出,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引导调控后面教学的展开。

(二)课堂展开阶段的形成性评价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行为不是教师为主体的教授,而是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合作探讨,解疑答疑的过程。课堂展开阶段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引导、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管理行为的评价;学生讨论过程、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指教师对于自身课堂教学准备情况、教学行为、教学状态的评价。通过与学生对于课前视频的汇课,教师检测课前视频创设是否合理有效,对教学内容选取是否恰当充足,是否具有深入性和拓展性;课堂组织引导是否有力,是否有利于学生讨论展开;针对课前学生自学疑难问題的解答情况如何;本堂课所用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所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水平,是否创设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环境;教师课堂状态、表情、情感投入等是否有利于学生以及师生间讨论的展开。

2.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指课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协作情况、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成果及个人表现的形成性评价。为确保对学生评价真实有效,教师除了做好引导组织的工作外,还应该尽可能参与到讨论中,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讨论状态及遇到的困难,关注各小组内和小组成员间的协作状态,以便做出及时引导和调控。多用启发式和质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最终意义构建作为、知识内化作为检测整堂课成果的重要标准,及时总结。

(三)课后效果检测和综合性考核评价

讨论结束,首先由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对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回顾;然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习内容、梳理重难点、反思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就本课重要知识点发布相关习题,以检测课堂学习成果,指引后期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两单元设置一次综合性考核评价,与学生的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形成对学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需要注意的是,终结性考核评价应该明确各部分所占比例,并提前公布给学生,以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诊断性、反馈调控性等功能。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参照评价,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过程,使翻转课堂教学取得更好成效。

五、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是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开展的理论依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特征与建构主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十分契合,同时翻转模式为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践行的场所和锻炼机会,符合当代大学生培养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和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障碍需要克服和改进。在未来实践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14,23.

[2]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4.5.

[3]王可.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5.

[4]常高歌,曲建国.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济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6.

[5]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院教学,2006.6.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学,2012.10.

[8]陈凤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建构主义翻转课堂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