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课堂的主人

2018-05-29 09:27王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感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王琴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应用的过程。”课堂中,张老师创设了问题情境,给了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经历了模型假设的过程。模型的假设是合情推理的过程,但是否正确,需要推理来证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因此,在数学课堂里,教师应展现真实的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语感

【教学片段】

在复习旧知识后,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师:像这样特点的加法算式还可以是3个分数或多个分数相加。

引导学生说:++ +++

++++

师:你能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独立做,完成后汇报交流。

生1:我是用通分来做的。

生2:我是用1-来做的。

师:你们能理解用1-吗?(出示1个正方形,帮助学生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1-来计算?

学生回答。

师:你能根据上面这种写法,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像这些规律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出结果?

学生根据理解,提出自己的猜想。

师出示猜想并提问:你认为这个人说得对不对?

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呢?

学生说自己的验证的方法:①先用猜想算得数;②再用通分等方法算结果;③如果结果一样说明猜想是对的,如果不一样,猜想是错的。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算式来验证猜想。

汇报交流自己的结果。

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说明猜想是错的。

(出示1个正方形):

理解:+++

师:你还能想出简单的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吗?

學生讨论,汇报方法。

生1:用1减去所有空白处。

生2:用减去。

师生讨论归纳:×2-

讨论:++++的结果。

出示正方形,学生理解。

学生再提出猜想,再验证。(方法同上)

……

【剖析】

听了张老师的课,受益颇多,张老师的课堂不像一些竞赛课那样华美,给我们感觉是那样真实,贴近我们的课堂。这正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增加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分析、讨论、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课堂本来的风采。那么,课堂上张老师是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呢?

一、学习就是“学走路”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表明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事,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从无数次跌倒的失败经验中总结,最后学会了走路。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每次构建新知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然后纠正错误,再学习,再得到正确的知识。张老师的课堂正是如此,“计算中的规律”的得出不是由教师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归纳并总结。在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展开的,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贯穿课堂始终,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不仅收获了数学知识,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形结合,而且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享受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路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中,教师应把握好时机,真正做好“启”、“发”,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始终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服务的,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中张老师让学生从简单的计算入手,让学生先通过计算,提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张老师再用正方形引导学生进行剖析,理解算式的算法;用得到的知识进行推广又提出自己的猜想,张老师再用正方形引导,并启发提问:①你能计算出结果?②你还能想出简单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吗?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 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逼近问题的本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张老师几次启发提问的引导,学生不仅体验了思考的价值,而且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教师有效的引导,成就了学生的精彩,也成就了教师的精彩。

三、课堂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应用的过程。课堂中,张老师创设了问题情境,给了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经历了模型假设的过程。模型的假设是合情推理的过程,但是否正确,需要推理来证明。所以张老师用正方形引导时启发提问:①你能计算出结果?②你还能想出简单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吗?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模型的证明过程。验证后又提出新的猜想,鉴于此,张老师继续追问:“你认为这个人说得对不对?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学生经历了运用“猜想——验证”模型的过程。数学建模是一个经历观察、思考、抽象和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与方法的产生于选择的过程。在整堂课中,张老师不仅渗透建模思想,而且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建模。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因此,在数学课堂里,教师应展现真实的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杜玉成. 初中数学规律探索型问题的解答策略[J]. 甘肃教育,2017(19).

[2] 陈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 成功(中下),2017(14).

猜你喜欢
语感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