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99) (伍隍中学,四川 资阳 641300)
2017年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尚志老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关健老师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参加“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研修活动”.研修活动之一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课异构,分别由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兴福老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关健老师执教.下文拟从这两节课中提出两个引发笔者深思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使用的教材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4)》,其中“任意角三角函数”是利用单位圆定义的,简称“单位圆定义法”.李老师的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在例题和练习这一环节中,李老师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例1,课堂实录呈现如下:
例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0(-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师:好,稍等,你是如何求出角α的正弦值的?
生1:根据点P0的坐标(-3,-4)算出单位圆半径r=5.
师:单位圆的半径能不能等于5?
生(略带笑意并大声回答):不能.
师(追问):那单位圆的半径为多少?
生(齐答):单位圆的半径为1.
(此时下课铃声响起,李老师请另一位学生对此题进行补充.)
图1
(李老师简单点评,并介绍根据相似可用平面几何的知识解答此题.最后伴随着一个问题的提出,结束本节课.)
师:以后遇到点P不在单位圆上的问题,是否都要对其进行转化呢?大家能不能将其推广到一般情况,即对于终边上任意一点P(x,y),如何来表示它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关健老师通过4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推动教学.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图2 图3
根据以上课堂实录,引发笔者提出如下两个思考:
1)单位圆的半径是否为1?
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单位圆的定义为:在直角坐标系中,称以原点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1].
何谓单位长度,百度百科解释为:一个单位的长度.单位长度就是可供参考的标准,它没有固定值,依设定而变动,不是实际的长度计量单位.但是根据教材第12页图(如图3)中点A的坐标为(1,0),可以推导教材在此处默认单位圆的半径为1,即默认单位长度为1.
因此教材在静态地呈现数学知识时,应该严谨——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又要保证知识的可发展性,如单位圆对后继学习拓扑学、复变函数论等的影响.
2)怎样将“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有机融合?
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的例1有让学生研究“终边定义法”的意图,李老师在认真钻研并仔细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后,使例1较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只是学生在解答例1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插曲”.
当然欲将两种定义法有机融合,并不完全是因为“单位圆定义法”不利于解题,而是因为两位教师分别用“单位圆定义法”和“终边定义法”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致使笔者大胆猜想:为何不将这两种定义法有机融合呢?
在完成用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后,只需要再适当引导学生完成从锐角到任意角的突破,实现用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即“终边定义法”)已经呼之欲出,最后再根据相似,引导学生取适当点的位置,简化三角函数定义中的表达式.自然合理地实现从“终边定义法”到“单位圆定义法”的过渡,这样做既不会削弱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优点,又可以绕过通过例1(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感觉吃力的例题)来引入“终边定义法”的圈子.
为了实现“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的有机融合,笔者尝试着调整人教A版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学流程如下:
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流程如下:
笔者在认真研读、对比人教A版和苏教版“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内容后,结合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数学研究室、名师课堂直播活动中的课堂视频[2],即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陆萍老师执教的“任意角三角函数”课例,将教学流程作出如下调整:
生(众):α,y,r.
师:如果角α确定了,其终边也就确定了,那这条终边上有多少个点呢?
生(众):无数个.
师:每一个点Pi都有其对应的坐标(xi,yi)和到原点的距离ri,那sinα的值是不是也有无数个呢?
生1:等式是成立的,sinα的值只有一个.我们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来解决这个问题.
图4
师(提示):如果在一个数集当中对任意一个元素,在另一个数集当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这是什么对应关系?
生(众):函数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明白:角α既是一个角,又是一个实数(弧度数).因为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才能与函数定义中的“两个非空数集”保持一致.
生2:是的.
师:那角α的终边表示的角有多少个?
生2:无数个.
师:怎么表示?
生2:α+2kπ,其中k∈Z.
设计意图此处学生已出现从锐角过渡到任意角的认知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通过对学生错误的质疑和释疑,巧妙地将其转化为“美丽的错误”.
师:当角α的终边落在第二象限时,如图2,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2的直观呈现,以“形”刺激,突破学生认知图式中锐角的局限.
生4:因为我看出它与三角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为三角函数.
师:那更具体一点呢?当α为锐角时,我们称它为什么?
生4:锐角三角函数,如果锐角扩展到任意角的话,我们可以称它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5当α为任意角时,能否依然延用这种符号和名称呢?
生4:可以.
生(众):能.
设计意图教师低调、轻松的风格,让学生不会因为不熟悉的符号而畏缩,不会感觉好像在受数学的“威胁”.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述3个等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此时教师鼓励学生类比、联想锐角三角函数,尝试主动建构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以上是借鉴汲取文献[2]中陆萍老师的课堂实录,实现了“终边定义法”下的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下面进行“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的无缝连接.
问题6能否通过取适当点P,将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中的表达式简化?
生6:如果r=1,此时sinα=y,cosα=x,即角α的正弦值等于点P的纵坐标,角α的余弦值等于点P的横坐标.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当取r=1(即到原点的距离为1)时,能简化表达式,体现简约思想,并为引出单位圆奠定基础.
定义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中,称以原点O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
利用单位圆可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如下: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3]如图3,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1)y叫做α的正弦,记作y=sinα,即sinα=y;
2)x叫做α的余弦,记作x=cosα,即cosα=x;
设计意图采用弧度制度量角,就是用单位圆的半径来度量角,这时角度和半径长度的单位一致,这样,三角函数就是以实数(弧度数)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也是实数)为函数值的函数[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定义完善了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两个小瑕疵,详见文献[3].
本文结合来自四川、北京、江苏3位名师具有代表性的3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堂教学实录,提出将两种定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实施建议,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建构其知识结构图,从而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
数学教学需要问题来驱动,数学思维需要问题来发动,数学灵感需要问题来触动[5].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具有逻辑性、生成性、层次性的问题串,是学生享受数学乐趣的切入点.数学问题有了逻辑性,这些问题才是合理的、自然的,学生才能效仿、尝试着提出新的问题,并且愿意去解决这些问题;数学问题有了生成性,学生在一个初始问题的引导下,才会顺着自然的思路、逻辑的框架,提出一系列问题;数学问题有了层次性,学生在不同层级问题间的跨级和交换,才会实现从具体的操作向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之间的跨越.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才拥有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权,才拥有了“吾思故吾在”的感悟,才感受到自己最直接的价值,感受到生命,感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 刘绍学,钱珮玲,章建跃,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陆萍.高中数学名师课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EB/OL].2017-12-27.https://www.ixigua.com/i6495641726386962957/?utm_source=toutiao&utm_medium=feed_stream#mid=71675369193.
[3] 王佩,赵思林.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2):42-44.
[4] 章建跃.为什么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J].数学通报,2007,46(1):15-18.
[5] 王佩,赵思林.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设计——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7(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