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伦理视角下的青年教师素养培育

2018-05-21 11:09耿淑
求知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伦理青年教师

耿淑

一、青年教师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

“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专业精神和献身精神,这使他们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应该具有优秀的教育伦理素养、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专业的教育教学素养、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等,其中优秀的教育伦理素养是最重要的。教育伦理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对教师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示范和教育作用,对社会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也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学习和“灌输”。尤其是教师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从业人员,更应该重理性判断和理论思维的深度,因此,师德教育不能停留在感性经验或简单说教的层次上,必须从理论高度和理性层面上加以认知和把握,才能使教师真正理解和接受,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自觉。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伦理素养培养,有助于教师在复杂的道德环境和伦理矛盾中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从而提高对善恶、是非、荣辱的辨析水平,增强道德自主精神和自控能力。

二、青年教师素养培育的现状

1.外部因素:极端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

自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功利主义价值观念也作为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席卷而来。学校既不是“一座屏蔽社会影响的堡垒,一处无细菌的真空”,也无法独立于各种社会价值之外,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看,学校都与社会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它必然也会受到具有强势攻力的极端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冲击,导致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甚嚣尘上。“所谓极端功利主义教育,是指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取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典型表现就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完全无视教育在提升人性方面的价值,以至于认为教育不能让人发挥立竿见影的功效。”具体表现为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实用轻思维、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教育倾向。相比之下,教育伦理素养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项周期长、收效慢、内隐性强、操作性差的系统工程,它在这个极端功利主义盛行、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时代似乎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远没有技能和知识那么“重要”,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道德伦理教育中普遍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以及德育实效低下的不良后果。

2.内部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薄弱

教师职业道德又简称“师德”,作为教育伦理的核心内容,它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伦理素养培养的质量。一个教师虽然具备专业道德观念,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仍然会背离道德要求。究其根源是教师专业道德的形成还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

(1)自身情绪、情感的影响。情绪能够使人失去正常的道德判断,这一点是常识。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容易发生问题。这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把教育活动之外产生的一些消极情绪带入教育活动。如果教师把学生当作出气筒,那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另一种情况是在矫正学生错误行为时,教师的情绪一时失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观点:怒是教师的大忌。实际上,不仅是愤怒,其他很多情绪都会使教师的行为发生偏差,行为的偏差不仅包括体罚,还包括其他方面。教师职业的特点使情绪可能带来的危险更大。因为,教师的工作是教育人、改造人,他们面对的就是一群会犯错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矫正的人;而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人能够面对各种错误而完全心平气和、毫无情绪波动。正因如此,教师妥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尤为重要。

(2)自身意志、信念的影响。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履行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毅力和能力,它常常表现为道德行为中的一种坚持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教师的道德意志表现于教师道德行为之中,和教师道德行为联系得非常密切,但又不等于教师的道德行为,它是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

教师的道德信念是教师对一定道德的真诚信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升华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因而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教师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别的道德行为的善惡。道德信念较之其他因素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它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它是教师道德品质中的精神支柱。青年教师个人自身的因素使不同个体形成了迥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这些无不对青年教师的教育伦理素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不同也是青年教师教育伦理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青年教师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青年教师伦理素养的教育。真正的道德不同于自我利益,按照自我利益的需要行事跟按照道德行事,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在这个问题道德与利益的区别上,我们不能赞同功利主义的观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道德与利益的相关性,确切地说,是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对利益的依赖性。在教师专业道德形成方面,道理也是一样的。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的根本途径,就在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包括教育领域内部的利益关系,确立起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对不同道德性质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

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就是促进道德观念系统化,衡量教师专业道德境界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道德观念内容的系统性。只有系统化的道德观念,才能使教师在各种复杂的职业情境中妥善处理道德冲突和道德困境。假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一直处于朴素的、杂乱无章的状态,那么他们只能应付简单的道德问题,一旦面对复杂情景,就会不知所措。比如,一般社会条件下,教师总是承担着向下一代传播固有社会价值观的责任,这一责任的履行在传统社会里不会引起教师的困惑,因为那时的社会价值观相当稳定和统一,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职责的履行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了。社会价值观念如此多变,不同人群之间有着如此大的差异,以至教师自己都无法确定应该向孩子们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当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向青少年宣讲某些观念时,常常遭受到他们的冷落和讥讽,甚至教师也怀疑这些观念是否真的符合社会潮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教师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局限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所以专业道德知识的系统化是十分重要的,改造教师的客观认识是促成其专业道德形成的一个有效途径。

(2)教育伦理素养与教师自我修养相结合。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共同作用的过程。提升教师的教育伦理素养,必须实现教育伦理素养与教师自主建构的统一,使外因、内因相互作用以促进事物的发展。教育伦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缓慢、长期且富于变化的习惯养成和耳濡目染的过程。

青年教师教育伦理的自我修养,是指青年教师为培养良好的教育伦理素养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和功夫。自我修养旨在通过对自己思想、意识和行为进行不断的反省、检查、监督、评价和批判来使自己的教育伦理素养向更高层次水平发展。自我修养是将外在的教育伦理影响主动建构为自觉自愿意识和行为的过程,由自己内在的教育伦理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制与胁迫。自我修养的方法主要包括致知、内省和慎独。青年教师要注重基本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伦理觉悟和自觉性,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3)开展专业道德反思。人们历来重视教师的道德。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也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各方面的思想和道德修养,提升道德修养的起点是进行道德反思。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界定了“反思”并阐述了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把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够以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

教师的道德反思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质上是一种探究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方式。它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静坐冥想,而是对自己已经完成的道德过程进行的一种反观,是一种需要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和方法,而且常常要与其他教师合作进行。因为道德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不同的机制。道德学习很难通过封闭的接受方式完成,它需要激发和调动内在的经验,由内而外地去感悟、体验。道德具有极强的情景性,它不能离开生活情景以概念学习的方式抽象的学习。

教師专业道德形成不只是为了自己,他还要为了他的教育工作,为了学生的教育,所以,与学生接触,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开放性的接触中感受、理解、反思、进步,正是教师形成专业道德的有效途径。道德反思作为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的途径,是对古人道德修养“内省”方法的借鉴,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师专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责和及时的自纠。

四、结语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教师所处地位之重要,所起作用之重大,是过去任何时代和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叶 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9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7.

[3]李云霞.中小学教师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J].2009(6):127-129.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伦理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