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2018-05-21 11:09彭远菊熊昌云陈红梅
求知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时代教育工作者微信

彭远菊 熊昌云 陈红梅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成熟,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批评、微营销等一系列微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创设了一种“无微不在”的传播形式,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时代”,而广大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喜爱接受新事物,他们正是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创造者、推行者、使用者和崇拜者。与此同时,在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新机遇,探索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二、微时代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微时代”,就是人们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随时随地发布与传播信息的时代。“微时代”以信息的方便获取和简便传播为主要标志,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扁平化、信息内容更新快、信息内容碎片化等特点。

1.信息传播速度快

“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模式,人们不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方便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连入互联网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发布。从信息发布到被阅读、被转发几乎可以同步完成,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延时,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

2.信息传播扁平化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时代,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传播活动逐渐呈现 “去中心化”的特征。人人都是传播的主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发表看法、交换意见,具有广泛的话语权和高度的交互性,言论自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信息传播更加扁平化、平民化。

3.信息内容更新快

在微时代,信息内容的更新几乎发生在每时每刻,人们可以随时通过微媒体获取前言的信息并参与评论,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自我的观点和见解,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和分享心情,甚至无限地转载和转发,来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4.信息内容碎片化

一部连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实现了随时随地阅读、下载、转发,每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感受、需要而进行压缩式、精简化的选择性获得,把周边的各种事件和社会人物碎片式地“微化”。再加上微博、微信等具有字符数和语音时间限制的特点,促使各类微媒体呈现出大量的“微内容”,而转发、评论更使这些信息碎片化,甚至偏离了信息内容的本意。

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信息的多元化与碎片化

多元化、碎片化的话语传播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微时代”下,由于发布信息不再受到一些固有方式的约束,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这使得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既有时事政治,又有媒体娱乐;既有生活琐事,又有旅游购物;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腐朽落后文化,涵盖了丰富而又广阔的内容,也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信息传播速度快、阅读时间短且二次阅读延伸性强的时代特征,使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内容失真、偏离真相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现象。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微内容”是隐藏着复杂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的话语传播,容易造成真伪难辨的信息无限制地泛滥开来。在“内容为王”的网络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主观化地发表观点、转发和评论,导致学生获得了很多碎片化的信息,甚至成为信息的围观者,趋于追求内容的表面现象,这在不同程度侵袭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海量性、广泛性、虚拟性、随意性对其受众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他们更乐于从网络获取便捷、多元化的信息,以取代枯燥、单向、静态的传统信息表达方式。大学生尚处在时代意识强、责任意识弱,自我意识强、社会自律意识弱,参与意识强、辨识能力弱的成长阶段,面对多元化与碎片化的信息,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加结合实际地培养大学生区分明辨是非以及选择价值观的能力。

2.信息傳播的无界性与不可预见性

在“微时代”,大学生可以绕过教师接受来自校园外的信息,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对自己所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随意选择传播、点评,缺乏有效的审核和监督。在“微时代”,每个人可以随时借助微博、微信 、QQ 等平台发布信息,信息传播的无界性、开放性、不可预见性,使得大学生的思维焦点也变得多元和不可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的有界性和封闭性,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不可预见和不可控。

3.“微时代”下运用网络平台的能力

“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是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微时代”下,学生更加依赖于QQ、微信、微博等平台,喜欢随时随地点击获取信息,也喜欢发表自己的感受、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主动融入微媒体,掌握网络微媒体新手段、新技术、新应用,学会有效地利用微博、微信等微载体,又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掌握网络微媒体新文化、新思维,并努力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微平台。

(二)“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的机遇

1.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多是教师讲授或者说理教育,大学生思想较为成熟与独立,不愿意也不喜欢接受一味的说教,甚至产生很大的阻抗。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传播,并且通过轻松的视频、丰富的图片、短小精悍的语言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符合大学生的生活、思维与信息传播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时代”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网站,建立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并能够在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实现“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

2.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时代”,学生会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心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技术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时间、地域等方面限制的不足,更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思想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一种与学生 “零距离”互动沟通的氛围。比如,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班级微信公众号”,甚至与学生加为微信、QQ好友,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动态,将学生们在微博、空间、朋友圈发表及转发的内容进行大概了解,这样能及时发现有问题、有苗头的学生,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3.创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等环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更多体现在说教的层面,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容易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意图,很难真正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深入学生的内心。而微博、微信可避免“面对面”沟通的尴尬局面,营造一种“无身份”的环境,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流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另外,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大学生多维的思想状况,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学生有了更多发表言论、表达想法甚至情绪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成为学生的“圈内好友”“粉丝”,可以透过学生发表的微博、微信、图片、说说等,了解学生的即时状态、真实观点和利益关切,将师生双方摆在同等地位上,创设了“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等环境。

四、“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1.提升“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大学生依赖于微媒体获取大量信息内容,这些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熟练使用微平台,了解网络新语言,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把“微时代”的新信息传播载体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微载体的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有效地利用微媒体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建立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的连线。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并适当运用符合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让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亲密联系。同时,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敏锐的政治觉察度,一方面利用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随时关注网络社会热议,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主动进入网络空间、善辨真伪,为学生提供真实信息源,正确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2.承担“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意见领袖”

“微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主导权和信息传播主导权。微媒介的信息传播量是海量级,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承担“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意见领袖”,驾驭好微媒介这一话语载体。

传播学认为,人們对于自己喜欢、信赖或崇拜的人传播的东西会更容易接受。因此,微信息的传播可以借助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人格吸引进行有效传播。在微媒体平台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仍以一些社会精英群体为自己的意见领袖。我们可以借助权威人物的人格魅力进行传播,比如俞敏洪、马云、史玉柱等成功人物,转载他们的成长经历、励志言语以及演说视频等,从而借助权威人物的正向力量深刻影响学生,实现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培育与升华。

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自己承担“意见领袖”,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典范,成为学生信任而又喜爱的人,发布积极、正面的价值观点,引导学生关注主流信息,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增强“微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最多的管理者,理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高地,有针对性地在网络中发布话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还需要用心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模范来承担“意见领袖”,运用微同辈领袖效应,充分发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挖掘身边优秀学生典型案例事迹,来鼓舞和激励广大学生,将更多优秀的、美好的典范传播出去。同时,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针对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引导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与价值观,从而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更加有效地运用网络微媒体传播正能量,营造网络微媒体阳光明媚的天空。

3.加强“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媒体平台的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大学生更是微媒体的热衷者,对微媒体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和使用率,大量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都在微媒体中完成,也会利用微媒体表达思想和想法,甚至变得有些“微依赖”。微传播既然代表了一个新的传播交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认真对待、妥善利用,将当前大学生的“微依赖”转变为“微利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媒体平台的建设,主动出击、积极运用,占领微媒体传播平台,正确地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利用微媒体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应积极加强微媒体平台的建设,通过建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传播科技知识、时事热点、道德典范,引领热点、焦点问题的主题设置,关注网络舆情,对传播内容有针对性地处理。同时,设立“微主题谈心”专栏,了解学生关心的敏感事件,把握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共振点、兴奋点,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与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合学生思想的内需;建立社团微博、心理咨询微博等开放式交流互动平台,按照大学生的兴趣以及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设置板块,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使学生春风化雨般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认识、健康的自我认知。在建设微媒体工作阵地的过程中,将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搬到微媒体平台,打造“微直播”,让学生愿意关注学校的微媒体,从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开放交互的校园微媒体环境。

4.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上网下的有机结合

现实与虚拟的二重性也是“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生会在现实与虚拟中不断交替,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网上网下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微媒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微媒体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思想行为中的错误倾向,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生活”。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各类专题讨论,对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多角度的讨论,并给予正确的指引。

网络空间毕竟是虚拟空间,网上教育缺乏直接性、现实性和情感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然要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网上网下有机结合与互补。通过网络和现实生活的两个平台覆盖,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

五、结语

在“互粉”的微博微信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直观、多变,简单、扁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们会更加地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集体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主流价值观迷糊。将大学生“网络的我”与“现实的我”进行有机整合,是“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舍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进学生班级、走进学生宿舍,俯下身开展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更加真实地了解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况。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针对学生出现的困惑与困扰,进一步分析微平台上发布只言片语背后的原因,找准他们思想上的真正疙瘩,做好思想的引领,真正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3-65.

[2]李婉玉,毕红梅.微时代社会思潮传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的冲击与应对[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4):35-38.

[3]陈 婷,安建平.微时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途径[J].人民论坛,2016(5):183-185.

[4]王珊珊.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21-23.

[5]余晓芳.“微时代”视阈下的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54-56.

[6]周 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80-82.

[7]白淑英,牛鸽军.微博社区中的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

猜你喜欢
微时代教育工作者微信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微信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