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传统丧葬礼俗文化

2018-05-18 10:42王金霞沈建珍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会宁乡土文化

王金霞 沈建珍

摘 要:会宁传统丧葬礼俗与陇中地区丧葬礼俗文化一脉相承,多袭循古俗,祈求生命轮回,视死如生,老人亡故必祭之以礼,实行木棺土葬为安,礼仪甚繁,从程式到内容,形成了一套独具地域特色、自成一体的丧葬礼仪,反映了会宁浓郁的乡土风情和鲜明的地域风俗。俗话说:“五里一个风俗,十里一个乡随”,本文以会宁南部地区乡村的汉族丧葬礼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丧葬仪礼程式、分析其文化现象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会宁;丧葬礼俗;乡土文化

丧葬是人生之大事,民间又称“白事”,实行木棺土葬。会宁人慎终追远,讲究善终和叶落归根,历来为人们高度重视,牵涉到后代子孙的兴旺、社会的安宁以及公序良俗的弘扬。丧葬礼俗是人们死亡后的必要途径和仪式。会宁沿袭“木棺土葬”的方式,主要有小殓、吊丧、大殓、出殡的仪程。

老人年过花甲后,子女们便商议择闰年闰月吉日或老人生日为父母提前预备寿衣铺盖和寿材。寿衣亦称“老衣”,寿材又称“棺材”“棺木”或“活寿”。

在老人弥留之际,须洗面净身,修剪指甲,整洁容貌,提前穿好“老衣”,称“小殓”。老人咽气后,亲属、长辈或孝子先在宅院水眼处焚化纸黑驴,冀望新逝者骑黑驴到另一个世界,再亲自给亡人捋合口眼,将遗体移放于上房正堂,用“苫脸纸”遮盖面部,用大麻丝和麦草固定双足,脚下点一盏油灯,谓之“落草”或“挪丧”。后设灵桌,献倒头饭并燃表祭奠,子女们于亡人灵前恸哭,哭祭,并献祭一只公鸡,叫守灵鸡。大门外高挂白幡何必白鹤,表示驾鹤西归,招魂引魄之意。桌上供亡人牌位“新逝×门中考讳××或妣××氏之灵位”置于灵桌上。这是对亡人的初步祭奠。死者挪入地下后,进行“晾尸”,孝眷日夜跪坐于草垫上守灵,称“跪丧铺”或“跪孝”。灵前放一陶瓷盆,俗称“孝子盆”,早晚祭奠举哀。

亲人去世当天,远房宗族人拿烟酒请乡亲料理丧事,乡亲拿着数张白纸和饼干进驻东家。根据东家的要求和情况,商议具体事宜,由大总管全权办理丧事,吩咐乡亲具体事务,各尽其责。当日总管派人向东家的舅家、娘家、外甥等亲戚“报丧”,出嫁的女子穿素衣、拿祭品远途赶回“奔丧”,进入村庄大声痛苦以示哀思,唢呐客出门迎接。

期间乡亲帮忙购置祭品、搭灵棚、请阴阳先生,供放置花圈、纸扎、祭奠待客之用。阴阳先生根据亡人的生卒八字,卜算埋葬日期、搭针盘確定坟茔地址,派房下掘墓穴。次日凌晨,将白布撕分成白布巾供人们佩带,谓之“破孝”。子女披麻戴孝,谓之“成孝”。孝子手中拿“哭丧棒”,亦称“丧杖”。

出殡前一日,先出诰牌,在哀乐声中长子把贴有诰牌的木板背到大门外,举行开吊仪式,讲究排场,礼节周全。亲朋前来吊丧烧纸,迎候者敲锣,吹响奏哀乐,孝眷闻声举哀,出门迎接,吊丧者到灵前行祭奠礼。然后设宴招待吊丧者。孝眷守灵至午夜,唢呐响起,孝眷们持“丧棒”屈身送亡魂至坟墓方向的十字路口,引导亡魂早日找到西归的路途和归宿。

大殓时亲人先用细土铺垫,房下将遗体殓入棺中,请娘舅或重外家检查遗体是否端正,然后将子女们缝制的“铺寒”给逝者铺盖,谓之“大殓”让亡魂早日升入天堂。孝眷们依次瞻仰遗容后,阴阳先生进行除殃后盖棺,由房下抬棺木到墓地去出殡送葬。

在烧纸的当晚天明前出殡,又称发引,早上先喝米汤,阴阳念完离家经后,孝眷们拄丧棒倒退出灵堂,房下先将灵柩搬至大门口,再由孝子头顶“孝子盆”,长子手持“引魂幡”,房下及亲友拿花圈、纸火等,孝子孝女哀恸大哭,孝眷依次牵扯灵柩前行送葬至墓地。

经过人家皆点火驱魂,逢路口烧冥币路祭,灵柩到达墓地后,绕墓穴前转一周后落棺。时辰一到,阴阳先生先祭后土,再祭亡灵,诵经超度,然后下葬。阴阳先用罗盘定位,摆正遗体,孝眷亲友最后一次瞻仰遗容,确认遗体相貌是否端正,然后盖棺,棺盖上铺盖铭旌,清理墓穴,长子向墓穴扔入三锨土,若是女性,先由娘家人铲土三锨,后由孝眷及亲友依次各扔入三锨土,再由乡间房下铲土入穴,迅速掩埋,吹响奏哀乐,孝眷们恸哭举哀,焚化纸火,最后堆起馒头状坟堆,孝眷们插哭丧棒于坟头上,全体叩拜,安葬完毕。

埋葬三天内,孝眷每晚在门前烧“旋门纸”。三日后,孝眷们要到坟地抚山(复三),平整坟院,扶正坟堆,再行祭奠。从亡人安葬之日算起,每隔七天为一期纸,共七期纸,又称“七七纸”,前后祭奠七次。守孝百日,期间禁止走亲访友、杀生、剪发剃须。百日后,孝眷同亲友们备祭品到坟上烧纸祭祀,仪式比较隆重,即日孝满释服。

此后每逢清明、除夕和周年忌日,孝眷们上坟祭奠烧纸。三年纸换孝,九年纸时亲朋好友前来做最后一次祭奠,纸火鼓乐,花圈挽幛,比较隆重。

总之,本地的丧葬文化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上,具有浓郁的乡土“土葬”特色,也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死轮回文化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会宁县志编委会.会宁县志[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郑凤贤.会宁民风民俗[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5.

[3]田绿洲.会宁民俗趣谈[J].华夏文艺艺术出版社,2011.

[4]刘玛莉.天水民俗[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5]万建中.图文中国民俗·婚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金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中学;沈建珍,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会宁乡土文化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潮
我在会宁等你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