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教育部门对初中教育的目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不再过分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逐渐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对此,各大学校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小班教学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探索研究
传统的初中班级,人数大概在每班45~60人左右,人数众多,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进而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而小班化教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每个班级学生数量大概在25~30人左右,学生数量的减少,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降低工作量,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注意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对于小班化的教学方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但是中小班化的教学方式已经在现代的教学潮流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根据相关实践可以得知,将教学规模中小班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以及教学的效果,针对上述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适当推行中小班化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失,下面我们针对小学数学中小班化教学方式的解决以及教育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 创设适宜模式,调动课堂积极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生授受,即为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在讲台下记录笔记即可。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秩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初中生大多在3~15岁之间,正处于活泼好动且乐于表现的年纪,倘若教师在上课时对其实施师生授受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甚至抵触学习。此外,初中数学是一门活跃性较强的学科,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其并不实用。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班化教学的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促進其自身全面发展。不过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相当;第二,当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教学时,一定要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辅导,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二、 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为信息时代,网络基本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合理地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教学难度。比如当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前,可以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当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何体模型的构成,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的定义,当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卡纸制作正方体模型,当学生制作好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模型的构成,降低教学难度,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数少,教师可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教的学生,热情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生活,平等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运用互动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最大限度地与教师共同探究知识的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在教新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根据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地提问,老师对问题提得好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使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逐步把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变成自己的需要。
四、 及时提出问题,优化课堂互动模式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的教学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初中生的年纪还较小,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他们很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因此教师应对此类问题进行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当教师在讲解数字的分类知识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正数?”,此时学生就会给出诸如123这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再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数字的形式?”此时学生又会给出“0.5、-4、13”之类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给出不同答案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总结,并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教学难度,也能够相对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 布置个性作业,激活课堂教学思维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即可。但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作业对其所呈现的难易度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应对全体学生进行考察,确定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将其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不同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压力的不断加大,在教学中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每一位人民教师应掌握的技能。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进而能够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晓雯.创设自主和谐的小班化教学环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5(23).
[2] 房蕊,郭庆兵.小班化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好形式[J].教育探索,2000(12).
[3] 陶青.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美国经验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Z4).
[4] 孙来勤,曹兰芹.美国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绩效分析及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杨春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祁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