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良好阅读习惯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农村儿童的阅读习惯是令人担忧的。农村留守儿童更为严重。对此,本文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从激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的;学会阅读方法;课内外结合。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阅读习惯;养成
一、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阅读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为了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针对我们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每月组织一次课内阅读比赛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比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良好的习惯。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不同的读物,以正确引导他们的阅读方向。例如,对于1-2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可以将图文并茂的读物推荐给他们。对于3~6年级的学生,其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推荐一些具有逻辑性、较为深入的读物推荐给他们,以供阅读。
二、 明确阅读目的
当我们问到许多留守儿童:你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吗?读了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后,会对自己有哪些帮助?可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孩子在阅读时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书或者阅读这篇文章,也不知道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等。因此,一谈到阅读,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确阅读目的。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乐于阅读,自主参与到阅读中去,而且也给阅读计划、不少的读物、阅读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都找到了根据。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必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教会阅读方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此,为了使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教给他们正确的、科学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有效的阅读、快乐地阅读,仔细品味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共鸣。
1. 教会精读和略读。按照阅读内容的需求,阅读可大致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阅读方式。所谓精读,即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的、精细的、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对作品的内容、文章结构、逻辑关系等各种细节都彻底通晓。为了对作品和知识点有深度的理解,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仔细揣摩等多种阅读形式,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的具体含义。而略读,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不完全性的阅读。其的特点是大体上把握阅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将思考和阅读的注意力集中几个主要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不需要读者对作品逐字逐句的阅读,而是要舍去一些无关紧要的文章内容和细节。由此可见,后面这种阅读方式虽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节省了阅读时间,但是对阅读材料理解的不太深刻。
2. 教会读写结合。阅读的目的在于多积累知识,如何积累呢?俗話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以巩固阅读的内容和效果。读书笔记可以是小册、卡片等多种形式。不仅如此,还要指导学生摘抄佳词妙句,吟诵、领悟和记忆。通过阅读之后,鼓励学生写阅读心得。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作品内容、写作风格等多个方面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3. 教会读思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儿童想象较为丰富。为了让他们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做以下的尝试:留给他们充足的想象时间;创设安静的教学环境,留给他们开阔的空间,让他们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驰骋想象。因此,为了达到学生和文章作者之间的心灵沟通,精神共鸣,要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等多种方式。换句话说,在阅读中,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质疑;当阅读完后,掩卷而思,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4. 教会相互交流。为了取得预期的阅读效果,还须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同学间的探讨和帮助。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能不懂装懂。另外,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举行阅读交流活动或者探讨会,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探讨交流阅读方法、阅读心得,可以从写作技法的具体运用、鉴赏句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要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也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如此一来,留守儿童便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精神活动。它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们个人的三观。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
蒲国光,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逢亭小学。